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空中管制与飞行调度论文

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空中交通拥挤基础知识第12-18页
        1.2.1 航空器飞行过程简介第12-13页
        1.2.2 空中交通流运行特性第13-15页
        1.2.3 空中交通拥挤的概念、分类及其属性第15-18页
        1.2.4 空中交通拥挤识别与预测的概念第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6页
        1.3.1 交通拥挤定义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2 交通拥挤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3 交通拥挤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4 现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25-26页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6-29页
        1.4.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2 章节安排第27-29页
第二章 空中交通拥挤的定义及其度量指标的研究第29-53页
    2.1 空中交通拥挤的定义第29-30页
    2.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空中交通拥挤行为分析第30-45页
        2.2.1 复杂网络理论概述第30-32页
        2.2.2 基于航空网络拓扑结构特征的拥挤行为分析第32-39页
        2.2.3 基于航空网络流量波动特性的拥挤行为分析第39-45页
    2.3 拥挤度量指标的建立第45-52页
        2.3.1 交通流参数第45-47页
        2.3.2 滞留度指标第47-49页
        2.3.3 饱和度指标第49-50页
        2.3.4 汇聚度指标第50页
        2.3.5 潜在冲突量指标第50-51页
        2.3.6 拥挤指标的应用第51-52页
    2.4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机场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第53-89页
    3.1 机场拥挤指标的选取第53-55页
    3.2 机场拥挤指标的时变特性分析第55-57页
    3.3 机场拥挤识别第57-61页
        3.3.1 基于灰色聚类的机场拥挤识别第58-59页
        3.3.2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第59-61页
    3.4 机场拥挤预测第61-78页
        3.4.1 基于不确定性的机场需求预测第61-65页
        3.4.2 基于 PCA-K 聚类的机场容量预测第65-70页
        3.4.3 基于模糊软集合理论的机场滞留度预测第70-77页
        3.4.4 机场拥挤预测的步骤第77-78页
    3.5 算例与分析第78-87页
        3.5.1 机场拥挤识别的算例与分析第78-80页
        3.5.2 机场拥挤预测的算例与分析第80-87页
    3.6 小结第87-89页
第四章 交叉航路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第89-109页
    4.1 交叉航路拥挤指标的选取第89-91页
    4.2 交叉航路汇聚度模型的建立第91-96页
        4.2.1 交叉航路模型第91-92页
        4.2.2 汇聚度模型第92-96页
    4.3 交叉航路拥挤指标的时变特性分析第96-97页
    4.4 交叉航路拥挤识别第97-98页
    4.5 交叉航路拥挤预测第98-101页
        4.5.1 基于多元回归的汇聚度预测第98-99页
        4.5.2 基于模糊软集合理论的交叉航路滞留度预测第99-100页
        4.5.3 交叉航路拥挤预测的步骤第100-101页
    4.6 算例与分析第101-108页
        4.6.1 交叉航路拥挤识别的算例与分析第101-103页
        4.6.2 交叉航路拥挤预测的算例与分析第103-108页
    4.7 小结第108-109页
第五章 终端区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第109-129页
    5.1 终端区拥挤指标的选取第109-111页
    5.2 终端区拥挤指标时变特性分析第111-112页
    5.3 终端区拥挤识别第112-113页
    5.4 终端区拥挤预测第113-119页
        5.4.1 基于混沌理论的潜在冲突量预测第113-117页
        5.4.2 基于模糊软集合理论的终端区滞留度预测第117-118页
        5.4.3 终端区拥挤预测的步骤第118-119页
    5.5 算例与分析第119-127页
        5.5.1 终端区拥挤识别算例分析第119-121页
        5.5.2 终端区拥挤预测算例分析第121-127页
    5.6 小结第127-129页
第六章 机场网络的拥挤传播预测研究第129-147页
    6.1 机场拥挤传播问题分析第129-130页
    6.2 基于结构与功能的机场重要性评估第130-135页
        6.2.1 机场重要度评估模型第131-133页
        6.2.2 机场重要度评估方法第133-134页
        6.2.3 机场重要度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分析第134-135页
    6.3 基于多维标度法的机场相关性分析第135-137页
        6.3.1 多维标度法的基本原理第135页
        6.3.2 基于多维标度法的机场相关性分析步骤第135-137页
    6.4 基于 ELMAN 神经网络的拥挤传播预测第137-140页
        6.4.1 Elman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简介第137-139页
        6.4.2 基于 Elman 神经网络的机场拥挤传播预测流程第139-140页
    6.5 算例与分析第140-146页
        6.5.1 机场重要性评估结果第140-142页
        6.5.2 机场相关性计算结果第142-145页
        6.5.3 机场拥挤传播预测结果第145-146页
    6.6 小结第146-14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第147-148页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48-149页
    7.3 未来工作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问题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及储能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