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问题控制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概况第13-19页
        1.2.1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主要特性第16-19页
    1.3 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控制问题研究现状第19-27页
        1.3.1 高超声速飞行器典型模型跟踪问题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19-24页
        1.3.2 高超声速飞行器输入受限条件下的跟踪控制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3 高超声速飞行器容错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4 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问题控制方法研究的挑战第27页
    1.5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27-30页
        1.5.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7-29页
        1.5.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9-30页
第二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模型及预备知识第30-47页
    2.1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第30-36页
        2.1.1 高超声速飞行器几何构型第30-32页
        2.1.2 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段纵向刚体运动方程第32-33页
        2.1.3 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振动方程第33-36页
    2.2 传统滑模控制基本原理第36-40页
        2.2.1 滑动模态的定义第36-38页
        2.2.2 滑模控制器设计第38-40页
        2.2.3 传统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第40页
    2.3 高阶滑模控制基本理论第40-43页
        2.3.1 高阶滑模控制的定义第41-42页
        2.3.2 高阶滑模控制第42-43页
    2.4 有限时间稳定基本理论第43-46页
        2.4.1 有限时间稳定性定义第44页
        2.4.2 有限时间稳定性判据第44-46页
    2.5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7-73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模型描述第48-50页
    3.3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50-61页
        3.3.1 面向控制的模型处理第50-53页
        3.3.2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输入输出线性化第53-57页
        3.3.3 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57-61页
    3.4 仿真验证第61-72页
        3.4.1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速度跟踪仿真第62-67页
        3.4.2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度跟踪仿真第67-72页
    3.5 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方法的输出跟踪控制第73-92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问题描述第74-76页
    4.3 自适应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76-84页
        4.3.1 标称控制器设计第77-79页
        4.3.2 不连续控制器设计第79-81页
        4.3.3 闭环系统稳定性证明第81-84页
    4.4 仿真验证第84-91页
        4.4.1 自适应高阶滑模仿真结果第84-86页
        4.4.2 引入动态滑模的仿真结果第86-91页
    4.5 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基于高阶滑模干扰观测技术的输出跟踪控制第92-121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问题描述第93-95页
    5.3 控制器-干扰观测器综合设计第95-106页
        5.3.1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第95-100页
        5.3.2 高阶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第100-102页
        5.3.3 控制器-干扰观测器综合设计稳定性证明第102-106页
    5.4 仿真验证第106-119页
        5.4.1 自适应滑模仿真结果第106-112页
        5.4.2 控制器-干扰观测器综合设计仿真结果第112-119页
    5.5 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执行器故障条件下的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第121-142页
    6.1 引言第121-122页
    6.2 问题描述第122-124页
    6.3 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控制器设计第124-130页
    6.4 仿真验证第130-141页
        6.4.1 无故障仿真第130-134页
        6.4.2 控制效益损失故障仿真第134-141页
    6.5 小结第141-14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2-145页
    7.1 主要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8页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58-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优化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