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微卫星标记开发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SSR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页 |
1.2.2 SSR标记的类型与应用 | 第11-12页 |
1.3 类黄酮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3.1. 植物中类黄酮的结构及种类 | 第12页 |
1.3.2 类黄酮的生物功能 | 第12-13页 |
1.3.3 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 第13-15页 |
1.3.4 柑橘中的类黄酮 | 第15-16页 |
1.3.5 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 第16-18页 |
1.3.6 类黄酮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 材料 | 第20-24页 |
2.1.1 SSR分子标记材料 | 第21页 |
2.1.2 幼果类黄酮含量检测 | 第21-22页 |
2.1.3 生长发育时期类黄酮检测 | 第22-24页 |
2.2 方法 | 第24-27页 |
2.2.1 SSR分子标记检测 | 第24-25页 |
2.2.2 类黄酮物质提取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3.1 SSR分子标记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 SSR聚类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3.3 类黄酮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1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29页 |
3.3.2 稳定度,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 | 第29-30页 |
3.4 幼果中的类黄酮物质 | 第30-31页 |
3.5 化州橘红生长发育期类黄酮含量的检测 | 第31-34页 |
3.6 叶片中的类黄酮检测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4.1 化州橘红种质资源的评价 | 第35页 |
4.2 化州橘红幼果类黄酮的分析 | 第35-36页 |
4.3 化州橘红生长发育期类黄酮的变化和适宜采摘大小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附表:SSR引物序列表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