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目录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情感因素在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 | 第12-13页 |
1.1.2 园艺疗法研究不断发展 | 第13-14页 |
1.1.3 园林设计中考虑人与植物情感关系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择 | 第17-20页 |
1.4.1 福州区位概况 | 第17-18页 |
1.4.2 福州市植物资源概况 | 第18-19页 |
1.4.3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选择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第20-3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情感植物 | 第20-21页 |
2.1.2 情感依附 | 第21页 |
2.2 理论综述 | 第21-30页 |
2.2.1 植物对人的五感刺激作用 | 第21-23页 |
2.2.2 园艺植物及绿地的保健功能 | 第23-26页 |
2.2.3 自然偏好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2.4 情感依附的认知构成 | 第28-30页 |
3. 居民对植物的情感依附情况调查 | 第30-36页 |
3.1 研究架构及假设 | 第30页 |
3.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30-31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3.2.2 研究步骤 | 第31页 |
3.3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3.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31页 |
3.3.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1-33页 |
3.4 量表信度和效度指标计算 | 第33-36页 |
3.4.1 量表的信度指标计算 | 第33-34页 |
3.4.2 量表的效度指标计算 | 第34-36页 |
4. 福州市居民主要情感植物的筛选、分析及应用 | 第36-60页 |
4.1 主要情感植物的筛选 | 第36页 |
4.2 问卷结果描述 | 第36-41页 |
4.2.1 人口学特征频数分布 | 第37-39页 |
4.2.2 社会背景频数分布 | 第39-41页 |
4.3 居民对主要情感植物情感依附的影响因子构成 | 第41页 |
4.4 不同居民对情感植物情感依附的显著性分析 | 第41-48页 |
4.4.1 不同居民对茉莉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2页 |
4.4.2 不同居民对三角梅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2-43页 |
4.4.3 不同居民对榕树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3-44页 |
4.4.4 不同居民对芭蕉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4-45页 |
4.4.5 不同居民对栀子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5-46页 |
4.4.6 不同居民对棕榈的情感依附显著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7 小结 | 第47-48页 |
4.5 居民对不同情感植物情感依附的差异性分析 | 第48-56页 |
4.5.1 居民对茉莉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49-50页 |
4.5.2 居民对三角梅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50-51页 |
4.5.3 居民对榕树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51-52页 |
4.5.4 居民对芭蕉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52-53页 |
4.5.5 居民对栀子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53-54页 |
4.5.6 居民对棕榈的情感依附差异性分析 | 第54-55页 |
4.5.7 小结 | 第55-56页 |
4.6 情感植物的应用探讨 | 第56-60页 |
4.6.1 情感植物在园艺疗法中的应用 | 第56页 |
4.6.2 情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56-6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0-6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61页 |
5.2.1 创新点 | 第61页 |
5.2.2 研究不足 | 第6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80页 |
附录1:福州市主要植物类型示例植物名录 | 第68-72页 |
附录2:福州市居民情感植物喜好调查问卷 | 第72-73页 |
附录3:调查所选 6 种情感植物简介 | 第73-76页 |
附录4:居民对情感植物情感依附调查问卷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