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港口矿石堆场重金属对渤海湾潜在污染风险评价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第9-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污染来源第11-12页
        1.2.3 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分布第12-13页
    1.3 多介质逸度模型的概述第13-18页
        1.3.1 逸度模型第13-14页
        1.3.2 QWASI 逸度模型及其改进第14-17页
        1.3.3 QWASI 逸度模型在重金属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港口矿石堆场重金属的迁移行为实验研究第20-29页
    2.1 实验部分第20-24页
        2.1.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0-22页
        2.1.2 微宇宙系统的构建第22页
        2.1.3 系统运行及监测指标第22-23页
        2.1.4 样品分析第23-2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4-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港口矿石堆场重金属的迁移行为模型研究第29-47页
    3.1 逸度容量 Z 值的计算第29-31页
        3.1.1 微宇宙中重金属的形态与 Z 值第29-30页
        3.1.2 各环境介质中 Z 值的计算第30-31页
    3.2 各过程的迁移参数 D 值的计算第31-34页
        3.2.1 各个过程流量 G 值的计算第31-32页
        3.2.2 各个过程迁移参数 D 值的计算第32-34页
    3.3 阶段Ⅰ和Ⅱ逸度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4 实验结果与模型数据比较第35-40页
        3.4.1 镉的实验结果与模型数据比较第35-38页
        3.4.2 铅的实验结果与模型数据比较第38-40页
    3.5 镉/铅在微宇宙中的归趋第40-42页
        3.5.1 镉在微宇宙中的归趋第40-41页
        3.5.2 铅在微宇宙中的归趋第41-42页
    3.6 模型参数的敏感度分析第42-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港口矿石堆场潜在污染风险第47-61页
    4.1 实验部分第47-49页
        4.1.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47-48页
        4.1.2 样品分析第48-4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9-60页
        4.2.1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49-53页
        4.2.2 各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第53页
        4.2.3 重金属的形态及理化指标第53-57页
        4.2.4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环境评估第57-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转式数字方向节流阀研制与特性分析
下一篇:氢处理对TC4钛合金组织性能和热变形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