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规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国债规模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西方国债规模理论及发展 | 第11-14页 |
·我国国债规模理论和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2.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国债和国债规模的内涵 | 第19-20页 |
·国债的适度规模 | 第20-22页 |
·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从债务负担角度分析国债规模 | 第22页 |
·从功能效益角度分析国债规模 | 第22-28页 |
3.我国国债规模的现实考察和衡量 | 第28-58页 |
·我国国债规模的形成过程 | 第28-32页 |
·从债务负担能力角度衡量我国国债规模 | 第32-50页 |
·我国国债规模的一般指标衡量 | 第32-46页 |
·我国广义国债规模分析 | 第46-48页 |
·我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48-50页 |
·从功能效益角度衡量我国国债规模 | 第50-55页 |
·我国国债财政功能的发挥 | 第50-54页 |
·我国国债作为金融产品的现状衡量 | 第54-55页 |
·我国国债规模的考量总结 | 第55-58页 |
4.对我国国债规模的政策建议 | 第58-65页 |
·财政视角的政策建议 | 第58-63页 |
·金融视角的政策建议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