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天然气加气站工程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形势 | 第14-15页 |
1.1.1 天然气的销售量 | 第14页 |
1.1.2 西气东输 | 第14页 |
1.1.3 天然气的需求 | 第14-15页 |
1.2 天然气应用及在交通领域的使用 | 第15-16页 |
1.2.1 天然气的应用 | 第15页 |
1.2.2 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使用 | 第15-16页 |
1.2.3 建设天然气加气站的意义 | 第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项目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第18-24页 |
2.1 城市概况 | 第18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8页 |
2.1.2 交通概况 | 第18页 |
2.1.3 场地条件 | 第18页 |
2.2 气源供应 | 第18-21页 |
2.2.1 供应气源参数 | 第18-19页 |
2.2.2 辅助供应气源 | 第19-21页 |
2.3 设计参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市场竞争性分析 | 第24-27页 |
3.1 目标用户 | 第24页 |
3.2 市场预测 | 第24页 |
3.2.1 宏观情况分析 | 第24页 |
3.2.2 竞争对手分析 | 第24页 |
3.3 市场承受能力分析 | 第24-25页 |
3.4 市场风险 | 第25-27页 |
3.4.1 气源供应保障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5页 |
3.4.2 气价供应上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5页 |
3.4.3 车辆油气替代比上升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5页 |
3.4.4 车辆投放少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5页 |
3.4.5 设备工艺流程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5-26页 |
3.4.6 加气站安全运营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工艺设计 | 第27-40页 |
4.1 设计储存规模 | 第27页 |
4.2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4.2.1 LNG 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4.2.2 L-CNG 工艺流程 | 第28页 |
4.3 主要设备选型 | 第28-35页 |
4.3.1 LNG 加气设计 | 第28-33页 |
4.3.2 L- CNG 加气设备选型 | 第33-35页 |
4.4 全站工艺总流程设计思想 | 第35页 |
4.5 管道及管件选择 | 第35-36页 |
4.5.1 选用要求 | 第35-36页 |
4.5.2 管道承压、耐温要求 | 第36页 |
4.5.3 法兰选择要求 | 第36页 |
4.5.4 紧固件选择 | 第36页 |
4.6 管道布置 | 第36-38页 |
4.6.1 管道布置原则 | 第36-37页 |
4.6.2 管道保冷 | 第37-38页 |
4.6.3 管道防腐 | 第38页 |
4.6.4 管道支架 | 第38页 |
4.7 阀门 | 第38-39页 |
4.7.1 加气站阀门选用要求及分类 | 第38页 |
4.7.2 各种阀门的规格、技术参数 | 第38-39页 |
4.8 加气站 BOG 放散部分 | 第39页 |
4.8.1 LNG 低压放散部分流程及技术要求 | 第39页 |
4.8.2 CNG 高压放散部分流程及技术要求 | 第39页 |
4.9 主要工程量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站控系统设计 | 第40-47页 |
5.1 设计依据 | 第40页 |
5.2 设计原则 | 第40页 |
5.3 设计范围 | 第40-41页 |
5.3.1 自控工程设计范围 | 第40页 |
5.3.2 设备厂家自控工程设计范围 | 第40-41页 |
5.4 站用控制系统流程 | 第41-42页 |
5.4.1 主要设备设计原理流程 | 第41页 |
5.4.2 主要功能 | 第41-42页 |
5.4.3 控制点要求 | 第42页 |
5.5 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 | 第42-43页 |
5.5.1 仪表选型 | 第42-43页 |
5.6 安全技术措施 | 第43-44页 |
5.7 仪表的防护措施 | 第44页 |
5.8 外电引入系统 | 第44-45页 |
5.8.1 动力电源 | 第44页 |
5.8.2 电气电源 | 第44页 |
5.8.3 仪表电源 | 第44页 |
5.8.4 备用电源 | 第44-45页 |
5.9 安全监控系统 | 第45页 |
5.9.1 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方案 | 第45页 |
5.9.2 安全监控系统配置及功能 | 第45页 |
5.10 仪表风系统 | 第45-46页 |
5.11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 第46页 |
5.12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公用工程设计 | 第47-60页 |
6.1 土建工程 | 第47-49页 |
6.1.1 建筑设计 | 第47-48页 |
6.1.2 结构设计 | 第48页 |
6.1.3 建、构筑物特征要求 | 第48-49页 |
6.2 电气设计 | 第49-53页 |
6.2.1 设计依据 | 第49页 |
6.2.2 设计范围 | 第49页 |
6.2.3 负荷及电源选择要求(外电引入系统) | 第49-50页 |
6.2.4 供配电线路 | 第50-51页 |
6.2.5 防爆等级及防爆电器 | 第51页 |
6.2.6 防雷区域划分及防雷措施 | 第51页 |
6.2.7 防静电措施 | 第51-52页 |
6.2.8 接地系统 | 第52页 |
6.2.9 电力拖动、控制与信号 | 第52页 |
6.2.10 照明 | 第52-53页 |
6.2.11 主要电气设备材料表(见附录 3) | 第53页 |
6.3 给排水设计 | 第53-56页 |
6.3.1 设计依据 | 第53页 |
6.3.2 设计原则 | 第53页 |
6.3.3 设计内容 | 第53页 |
6.3.4 给水工程 | 第53-54页 |
6.3.5 排水工程 | 第54-55页 |
6.3.6 主要工程量 | 第55-56页 |
6.4 暖通及空调 | 第56-58页 |
6.4.1 设计范围 | 第56页 |
6.4.2 设计原则 | 第56页 |
6.4.3 通风设计 | 第56-57页 |
6.4.4 空调设计 | 第57页 |
6.4.5 主要工程量 | 第57-58页 |
6.5 通信 | 第58-60页 |
6.5.1 通讯需求 | 第58页 |
6.5.2 设计方案 | 第58-59页 |
6.5.3 通讯设备一览表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消防设计 | 第60-67页 |
7.1 防火设计依据 | 第60页 |
7.2 设计规模和主要工艺设备 | 第60页 |
7.3 工艺流程简述 | 第60页 |
7.4 危险性分析 | 第60-63页 |
7.4.1 介质的危险性 | 第60-61页 |
7.4.2 装置的危险性 | 第61-62页 |
7.4.3 工艺液相管道的危险性 | 第62页 |
7.4.4 生产运行中的危险性 | 第62-63页 |
7.5 防火安全设计 | 第63-65页 |
7.5.1 总图布置 | 第63页 |
7.5.2 建(构)筑物设计 | 第63页 |
7.5.3 工艺安全设计 | 第63-64页 |
7.5.4 监测报警系统 | 第64页 |
7.5.5 电气安全设计 | 第64页 |
7.5.6 消防系统 | 第64-65页 |
7.6 事故紧急预案 | 第65-67页 |
7.6.1 泄漏但未发生火灾 | 第65-66页 |
7.6.2 泄漏后发生火灾 | 第66-67页 |
第八章 节能设计 | 第67-69页 |
8.1 工艺流程简述 | 第67页 |
8.2 能源消耗 | 第67页 |
8.3 能源供应状况 | 第67页 |
8.4 主要耗能的部位及能源种类 | 第67页 |
8.5 主要节能措施 | 第67-68页 |
8.5.1 工艺生产节能 | 第67-68页 |
8.5.2 回收放空气体 | 第68页 |
8.5.3 减少天然气泄漏 | 第68页 |
8.5.4 建筑物节能 | 第68页 |
8.5.5 其它节能措施 | 第68页 |
8.6 节能评价 | 第68-69页 |
第九章 工程概算 | 第69-72页 |
9.1 项目概况 | 第69页 |
9.2 设计依据 | 第69页 |
9.3 投资构成分析 | 第69-71页 |
9.4 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计划 | 第71页 |
9.4.1 资金来源 | 第71页 |
9.4.2 资金使用计划 | 第71页 |
9.5 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 第71页 |
9.6 流动资金估算 | 第71-72页 |
第十章 项目经济性分析 | 第72-79页 |
10.1 项目经济性分析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 第72页 |
10.1.1 财务分析的范围 | 第72页 |
10.1.2 分析依据 | 第72页 |
10.1.3 项目经济性分析的方法 | 第72页 |
10.2 评价参数和基础数据 | 第72-73页 |
10.3 总成本费用估算 | 第73-74页 |
10.4 项目经济分析 | 第74-75页 |
10.4.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74页 |
10.4.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74-75页 |
10.4.3 项目生存能力分析 | 第75页 |
10.5 不确定性分析 | 第75-77页 |
10.5.1 盈亏平衡分析 | 第75-76页 |
10.5.2 敏感性因素分析 | 第76-77页 |
10.6 风险分析 | 第77-78页 |
10.7 项目经济评价分析结论 | 第78-79页 |
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9-81页 |
11.1 结论 | 第79页 |
11.2 建议 | 第79-80页 |
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