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火电厂节能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我国一次能源利用状况 | 第9-10页 |
1.1.2 我国火力发电能耗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1.1.3 火电厂节能评价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火电厂节能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评价方法介绍与物元分析 | 第16-24页 |
2.1 评价方法介绍 | 第16-19页 |
2.1.1 综合评价概述 | 第16页 |
2.1.2 主要综合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1.3 评价方法选用 | 第18-19页 |
2.2 物元分析理论 | 第19-23页 |
2.2.1 物元分析理论相关术语概念 | 第19-20页 |
2.2.2 火电厂节能评价物元分析模型 | 第20-22页 |
2.2.3 节能评价物元分析步骤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火电厂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6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24页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3.3 火电厂节能总评价指标 | 第25-28页 |
3.3.1 发电标准煤耗 | 第25-26页 |
3.3.2 综合厂用电率 | 第26-27页 |
3.3.3 发电水耗率 | 第27-28页 |
3.4 火电厂节能分评价指标 | 第28-34页 |
3.4.1 节煤分评指标 | 第28-31页 |
3.4.2 节电分评指标 | 第31-33页 |
3.4.3 节水分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评价计算过程与实例分析 | 第36-45页 |
4.1 火电厂节能总评价 | 第36-41页 |
4.1.1 评价指标处理 | 第36-37页 |
4.1.2 确定经典域距和节域距 | 第37-38页 |
4.1.3 分配指标权重 | 第38-41页 |
4.1.4 评价值与结论 | 第41页 |
4.2 火电厂节能分评价 | 第41-44页 |
4.2.1 节煤分评价 | 第42-43页 |
4.2.2 节电分评价 | 第43-44页 |
4.2.3 节水分评价 | 第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物元分析模型应用软件设计 | 第45-54页 |
5.1 Visual Basic语言简介 | 第45-47页 |
5.1.1 Visual Basic的发展历程 | 第45-46页 |
5.1.2 VB的功能特点 | 第46页 |
5.1.3 VB设计基础概念 | 第46-47页 |
5.2 软件算法设计 | 第47-48页 |
5.3 软件功能与界面设计 | 第48-49页 |
5.4 实例计算 | 第49-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4页 |
6.2 关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旳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