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转矩脉动简介 | 第9-10页 |
1.3 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本章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2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14-24页 |
2.1 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14-16页 |
2.1.1 电机本体 | 第14-15页 |
2.1.2 控制电路 | 第15页 |
2.1.3 位置传感器 | 第15-16页 |
2.2 直流无刷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8页 |
2.3 换相转矩脉动抑制原理 | 第18-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策略 | 第24-38页 |
3.1 坐标变换 | 第24-27页 |
3.1.1 Clarke变换 | 第25-26页 |
3.1.2 Park变换 | 第26-27页 |
3.2 矢量控制 | 第27-31页 |
3.2.1 电压空间矢量的定义 | 第28-29页 |
3.2.2 矢量的调制 | 第29-30页 |
3.2.3 SVPWM的算法实现 | 第30-31页 |
3.3 扇区细分 | 第31-33页 |
3.4 模糊控制 | 第33-37页 |
3.4.1 模糊控制的简介 | 第33-34页 |
3.4.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3.4.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模糊控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 第38-47页 |
4.1 应用模糊控制的原因 | 第38页 |
4.2 模糊PID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步骤 | 第38-39页 |
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39-42页 |
4.4 改进的直流无刷电机模糊控制器 | 第42-46页 |
4.4.1 模糊PI+模糊ID的控制器 | 第44-45页 |
4.4.2 模糊PD+模糊ID控制器的模糊化 | 第45页 |
4.4.3 模糊PD+模糊ID控制器的模糊规则 | 第45-46页 |
4.4.4 模糊推理和模糊输出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第47-59页 |
5.1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7-49页 |
5.2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49-51页 |
5.2.1 电机和电机参数测量 | 第49页 |
5.2.2 坐标变换模块 | 第49-50页 |
5.2.3 SVPWM模块 | 第50-51页 |
5.2.4 十二扇区选择模块 | 第51页 |
5.3 传统PID控制仿真 | 第51-52页 |
5.3.1 传统PID控制仿真模型 | 第51-52页 |
5.3.2 传统PID控制仿真结果 | 第52页 |
5.4 标准模糊PID控制器的应用 | 第52-54页 |
5.4.1 标准模糊PID控制仿真模型 | 第53页 |
5.4.2 标准模糊PID控制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5.5 模糊PD+模糊ID控制器的应用 | 第54-55页 |
5.5.1 模糊PD+模糊ID控制仿真模型 | 第54-55页 |
5.5.2 模糊PD+模糊ID控制仿真结果 | 第55页 |
5.6 仿真结论 | 第55-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6.2 后续工作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