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水下通信系统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电磁波在水下的传播 | 第14-28页 |
| 2.1 水下电磁脉冲的传播 | 第14-17页 |
| 2.2 电磁波在水中传播时的衰减与损耗 | 第17-24页 |
| 2.2.1 影响电磁波传播的主要参数 | 第17-19页 |
| 2.2.2 水下电磁波传播的趋肤效应 | 第19-22页 |
| 2.2.3 交界面损耗 | 第22-23页 |
| 2.2.4 衰减损耗 | 第23-24页 |
| 2.3 矩形脉冲在水下的传播 | 第24-28页 |
| 3 时频调制的原理及应用 | 第28-43页 |
| 3.1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 第28-31页 |
| 3.1.1 信息的传输 | 第28-29页 |
| 3.1.2 信源编码 | 第29-31页 |
| 3.1.3 信道编码 | 第31页 |
| 3.2 脉冲调制方式简介与比较 | 第31-35页 |
| 3.2.1 脉冲宽度调制 | 第32-33页 |
| 3.2.2 脉冲位置调制 | 第33-34页 |
| 3.2.3 脉冲幅度调制 | 第34-35页 |
| 3.3 分集技术对衰落的影响 | 第35-39页 |
| 3.3.1 空间分集 | 第36-37页 |
| 3.3.2 时间分集 | 第37-38页 |
| 3.3.3 频率分集 | 第38-39页 |
| 3.4 时频调制技术 | 第39-43页 |
| 3.4.1 时频调制技术简介 | 第39页 |
| 3.4.2 时频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 | 第39-43页 |
| 4 基于时频调制的水下电磁脉冲通信系统 | 第43-52页 |
| 4.1 时频调制系统的结构 | 第43-46页 |
| 4.1.1 基于时频调制技术的水下电磁通信系统简介 | 第43-44页 |
| 4.1.2 时频调制通信系统发送端结构 | 第44页 |
| 4.1.3 时频调制通信系统接收端结构 | 第44-46页 |
| 4.2 水下通信系统中天线的使用 | 第46-50页 |
| 4.2.1 天线的方向性 | 第46-48页 |
| 4.2.2 环形天线简介 | 第48-49页 |
| 4.2.3 环形天线的制作 | 第49-50页 |
| 4.3 发送端使用脉冲参数的确定 | 第50-52页 |
| 5 系统仿真和误码率分析 | 第52-65页 |
| 5.1 时频调制系统通信过程仿真 | 第52-56页 |
| 5.2 时频调制系统理论误码率 | 第56-61页 |
| 5.3 三种调制方法性能的对比 | 第61-6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总结 | 第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