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1.1 铝锂合金的发展及应用 | 第9-15页 |
1.1.1 国外铝锂合金的发展 | 第9-12页 |
1.1.2 国内铝锂合金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3 铝锂合金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 超塑性的发展及其概述 | 第15-21页 |
1.2.1 超塑性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1.2.2 超塑性的种类划分 | 第16-17页 |
1.2.3 超塑性的变形特征 | 第17-19页 |
1.2.4 超塑性的变形机理 | 第19-21页 |
1.3 超塑细晶组织制备工艺 | 第21-24页 |
1.3.1 强塑性变形法 | 第21-22页 |
1.3.2 形变热处理法 | 第22-24页 |
1.4 铝锂合金超塑性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1 固溶处理 | 第27页 |
2.2.2 单级过时效 | 第27页 |
2.2.3 强应变轧制 | 第27页 |
2.2.4 再结晶退火 | 第27页 |
2.3 高温拉伸 | 第27-28页 |
2.4 组织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2.4.1 X射线物相分析 | 第28页 |
2.4.2 金相显微镜观察 | 第28-29页 |
2.4.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9页 |
2.4.4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9-30页 |
3 时效制度对2A97铝锂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 | 第30-40页 |
3.1 实验工艺 | 第30-31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1-37页 |
3.2.1 退火温度对轧制板材再结晶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2 时效制度对合金析出相种类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不同时效态第二相粒子定量统计 | 第34-36页 |
3.2.4 静态再结晶后轧板平均晶粒尺寸 | 第36-37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中间退火温度对2A97铝锂合金晶粒细化及超塑性的影响 | 第40-48页 |
4.1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7页 |
4.2.1 中间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2 中间退火对板材超塑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3 高温拉伸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44-45页 |
4.2.4 中间退火温度对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2A97铝锂合金超塑性性能及组织演变 | 第48-57页 |
5.1 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6页 |
5.2.1 合金的超塑性性能及组织特征 | 第49-52页 |
5.2.2 合金的最佳超塑变形条件及组织演变 | 第52-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