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变质核杂岩构造变形特征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1.3 研究程度、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11-12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7页 |
2.1 概述 | 第12页 |
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第12-13页 |
2.3 研究区构造 | 第13-17页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3页 |
2.3.2 各构造单元特征 | 第13-17页 |
3 变质核杂岩的组成与构造特征 | 第17-31页 |
3.1 变质核杂岩的确定 | 第17页 |
3.2 变质核杂岩的组成 | 第17-28页 |
3.2.1 剖面描述 | 第17-19页 |
3.2.2 变质核杂岩的岩石类型及地层归属 | 第19-21页 |
3.2.3 变质核杂岩的主要岩性特征 | 第21-28页 |
3.3 变质核杂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 第28-31页 |
4 地化时代与形成机制 | 第31-43页 |
4.1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岩恢复 | 第31-35页 |
4.1.1 岩石化学特征 | 第31-32页 |
4.1.2 稀土特征 | 第32-33页 |
4.1.3 原岩建造分析 | 第33-35页 |
4.2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第35-39页 |
4.3 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及动力学机制 | 第39-43页 |
5 地质意义及结论 | 第43-45页 |
5.1 地质意义 | 第43-44页 |
5.2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