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农村工业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2 能源约束的概念 | 第19页 |
2.1.3 能源约束与农村工业的关系 | 第19页 |
2.1.4 能源约束下农村工业发展的原则 | 第19-20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2.2.1 成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国内外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与启示 | 第22-31页 |
3.1 国外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2-26页 |
3.1.1 日本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2-23页 |
3.1.2 德国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3-24页 |
3.1.3 韩国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4-26页 |
3.2 国内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6-28页 |
3.2.1 珠三角城市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6页 |
3.2.2 苏州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3.2.3 河北保定缓解能源约束的经验借鉴 | 第27-28页 |
3.3 国内外经验借鉴的启示 | 第28-31页 |
3.3.1 国外经验借鉴的启示 | 第28-29页 |
3.3.2 国内经验借鉴的启示 | 第29-31页 |
第4章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1-41页 |
4.1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 | 第31-32页 |
4.1.1 产值、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第31-32页 |
4.1.2 品牌的影响力和产业知名度 | 第32页 |
4.2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 第32-33页 |
4.3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 | 第33-34页 |
4.4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4.4.1 工业的能耗指标问题 | 第34-36页 |
4.4.2 环境的污染程度问题 | 第36页 |
4.4.3 企业规模和影响力问题 | 第36-37页 |
4.4.4 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问题 | 第37-38页 |
4.5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8-41页 |
4.5.1 政府的增长观念原因 | 第38页 |
4.5.2 企业的发展理念原因 | 第38-39页 |
4.5.3 产业结构本身的缺陷原因 | 第39页 |
4.5.4 企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原因 | 第39-41页 |
第5章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5.1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5.1.1 国外市场有利因素 | 第41-43页 |
5.1.2 国内市场有利因素 | 第43-44页 |
5.2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5.2.1 竞争对手的不断强大 | 第44页 |
5.2.2 出口市场萎缩 | 第44-45页 |
5.2.3 行业竞争力弱 | 第45页 |
5.2.4 品牌优势不强 | 第45-46页 |
第6章 基于能源约束下温州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6.1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第46页 |
6.1.1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第46页 |
6.1.2 积极发展低碳、节能型工业 | 第46页 |
6.2 走自主创新之路 | 第46-48页 |
6.2.1 转变企业创新观念 | 第46-47页 |
6.2.2 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 | 第47页 |
6.2.3 采取多种政策,构建创新环境 | 第47-48页 |
6.3 构建适合地方发展的产业集群 | 第48页 |
6.4 转变政府的增长观念 | 第48-49页 |
6.4.1 改变政府的考核干部方式 | 第48页 |
6.4.2 创建节能、环保的社会发展氛围 | 第48-49页 |
6.5 创建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49-50页 |
6.5.1 积极创建企业品牌 | 第49页 |
6.5.2 采取措施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