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系辞》“观物取象”试探--以柏拉图“摹仿说”为参照
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6页 |
一、学术史综述 | 第7-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2-15页 |
四、论述层次与结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系辞》中的"象" | 第16-34页 |
第一节 《系辞》的象论 | 第16-22页 |
一、"象"的含义 | 第16-20页 |
二、"象"考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象与形 | 第22-25页 |
一、《系辞》中的"象"与"形" | 第22-24页 |
二、象与形的词源考察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象与柏拉图的理式 | 第25-33页 |
一、柏拉图的理式 | 第26-28页 |
二、本原之象 | 第28-29页 |
三、理式与象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取象的方法:观 | 第34-52页 |
第一节 "观"释义 | 第34-38页 |
第二节 "观"的美学意义 | 第38-43页 |
一、远近俯仰 | 第38-40页 |
二、由此观彼 | 第40-41页 |
三、由表及里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柏拉图的"观照" | 第43-49页 |
一、西方"观照"的发展 | 第43-44页 |
二、柏拉图的"观照" | 第44-49页 |
小结 | 第49-52页 |
第三章 观物取象的作用 | 第52-66页 |
第一节 观象制器 | 第52-56页 |
一、观象与制器的关系 | 第53-54页 |
二、观象制器的美学内涵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崇德广业 | 第56-59页 |
第三节 立象尽意 | 第59-62页 |
第四节 柏拉图"摹仿说"的功用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