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空间的系统级设计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1.2 研究动机 | 第13-15页 |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2 智慧空间及系统级设计方法相关工作 | 第19-37页 |
| 2.1 智慧空间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19-30页 |
| 2.2 系统级设计方法相关工作 | 第30-35页 |
| 2.3 相关工作的分析 | 第35-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智慧空间的系统级设计框架 | 第37-50页 |
| 3.1 设计框架概述 | 第37-39页 |
| 3.2 智慧空间设计规格说明 | 第39-42页 |
| 3.3 用户偏好模型 | 第42-43页 |
| 3.4 架构平台 | 第43-4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基于时延Petri网的统一表示模型 | 第50-70页 |
| 4.1 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第50-61页 |
| 4.2 模型的主要实现技术 | 第61-65页 |
| 4.3 空间设计说明到中间模型的转换 | 第65-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5 智慧空间的系统级设计流程 | 第70-104页 |
| 5.1 对象位置摆放 | 第70-72页 |
| 5.2 系统综合 | 第72-79页 |
| 5.3 偏好综合 | 第79-81页 |
| 5.4 评价目标 | 第81-84页 |
| 5.5 组合优化的求解 | 第84-89页 |
| 5.6 案例研究 | 第89-102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6 支持社交场景的设计框架 | 第104-127页 |
| 6.1 扩展的设计框架 | 第104-105页 |
| 6.2 中间表示模型的扩展 | 第105-109页 |
| 6.3 设计流扩展 | 第109-114页 |
| 6.4 案例研究 | 第114-126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7 安全可靠的低能耗设计 | 第127-143页 |
| 7.1 安全模型 | 第127-130页 |
| 7.2 能耗模型 | 第130-132页 |
| 7.3 可靠性模型 | 第132页 |
| 7.4 设计形式化 | 第132-136页 |
| 7.5 案例研究 | 第136-142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 8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143-146页 |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43-144页 |
| 8.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第144-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9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59-161页 |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