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5-17页 |
1.2.1 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主要创新点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49页 |
2.1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 | 第22-29页 |
2.1.1 ECT技术 | 第23-26页 |
2.1.2 ERT技术 | 第26-28页 |
2.1.3 EMT技术 | 第28-29页 |
2.2 电学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 第29-36页 |
2.2.1 图像重建的数学基础 | 第30-31页 |
2.2.2 经典图像重建算法 | 第31-36页 |
2.3 双模态层析成像技术 | 第36-40页 |
2.4 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测量(C~4D)技术 | 第40-49页 |
2.4.1 C~4D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40-42页 |
2.4.2 C~4D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42-47页 |
2.4.3 C~4D技术的应用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 | 第49-65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CCERT技术及其可行性 | 第50-54页 |
3.2.1 CCERT传感器结构与等效电路 | 第50-51页 |
3.2.2 CCERT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54页 |
3.3 CCERT正问题求解 | 第54-57页 |
3.3.1 场域的数学模型 | 第54-56页 |
3.3.2 敏感场计算 | 第56-57页 |
3.4 基于相敏解调的电阻测量方法 | 第57-60页 |
3.5 CCERT系统及其有效性 | 第60-64页 |
3.5.1 系统结构与设计 | 第60-62页 |
3.5.2 系统有效性分析 | 第62-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 第65-81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CCERT图像重建模型 | 第67页 |
4.3 基于Tikhonov正则化与SIRT的图像重建算法 | 第67-74页 |
4.3.1 Tikhonov法获取初始图像 | 第68-69页 |
4.3.2 SIRT获取最终图像 | 第69-71页 |
4.3.3 图像重建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4.4 基于L-M与SART的图像重建算法 | 第74-79页 |
4.4.1 L-M法获取初始图像 | 第75-76页 |
4.4.2 SART获取最终图像 | 第76-77页 |
4.4.3 图像重建结果与分析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电容耦合电阻成像在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中的应用 | 第81-91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典型流型 | 第83-84页 |
5.3 基于CCERT的流型辨识方法 | 第84-88页 |
5.3.1 获取断层图像 | 第84-86页 |
5.3.2 图像特征提取 | 第86页 |
5.3.3 流型辨识 | 第86-88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8-9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新型双模态电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研究 | 第91-109页 |
6.1 引言 | 第92-93页 |
6.2 新型双模态ECT/ERT系统 | 第93-95页 |
6.2.1 新型双模态ECT/ERT传感器 | 第94页 |
6.2.2 数据采集单元 | 第94-95页 |
6.3 基于数字相敏解调的阻抗测量方法 | 第95-99页 |
6.3.1 等效电路模型 | 第96页 |
6.3.2 阻抗测量与计算 | 第96-99页 |
6.4 模态辨识与切换方法 | 第99-101页 |
6.5 图像重建 | 第101-102页 |
6.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7页 |
6.6.1 静态实验 | 第102-104页 |
6.6.2 动态实验 | 第104-10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个人简历 | 第123-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