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1 研究目的第7页
        1.2.2 研究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1.4 研究内容第10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1.5.1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2 技术路线第11页
    1.6 创新之处第11-12页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2-16页
    2.1 相关概念辨析第12-14页
        2.1.1 小微权力的界定第12-13页
        2.1.2 权力运行机制的界说第13-14页
    2.2 理论基础第14-16页
3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现状分析第16-24页
    3.1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现状第16-19页
        3.1.1 决策现状第16-17页
        3.1.2 执行现状第17-18页
        3.1.3 监督现状第18-19页
    3.2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1页
        3.2.1 村级权力边界不清晰,村干部行使权力不规范第20页
        3.2.2 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管,村监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第20-21页
        3.2.3 规范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第21页
    3.3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1-24页
        3.3.1 教育管理不到位第21-22页
        3.3.2 监督机制不完善第22页
        3.3.3 制度建设不接地气第22页
        3.3.4 惩戒不力第22-24页
4 当前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规范“小微权力”运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第24-33页
    4.1 当前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规范“小微权力”运行采取的措施第24-28页
        4.1.1 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第24-26页
        4.1.2 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流程化操作第26-27页
        4.1.3 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阳光化运行第27-28页
        4.1.4 推行农村基层“小微权力”全程化监管第28页
    4.2 当前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效果第28-31页
        4.2.1 倒逼基层权力依法运行,村级事务的管理逐渐有序化第28-29页
        4.2.2 顺应民声民意,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第29-30页
        4.2.3 简化议事程序,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加快第30页
        4.2.4 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变好第30-31页
    4.3 不足之处第31-33页
        4.3.1 基层治理的运行成本增加第31页
        4.3.2 村干部权力受限后积极性受一定影响第31页
        4.3.3 农村基层法治化程度还不够第31-32页
        4.3.4 缺乏系统性的长效机制第32-33页
5 温州龙湾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进一步规范运行的对策建议第33-38页
    5.1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第33-34页
        5.1.1 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与时俱进第33页
        5.1.2 立足标本兼治,建制度立规矩第33页
        5.1.3 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农村基层实际第33-34页
    5.2 健全的督查问责机制保障第34-35页
        5.2.1 严格考核考评机制,细化追责标准第34页
        5.2.2 建立立体式监控体系,强化村监会作用发挥第34-35页
        5.2.3 严肃责任追究,强化震慑效应第35页
    5.3 强化外部监督第35-36页
        5.3.1 设置村务议事厅,引导村民群众"爱"监督第35页
        5.3.2 深入推行"三务"公开,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第35-36页
        5.3.3 加强宣传发动,发挥舆论推动第36页
    5.4 完善权力行使主体激励保障机制第36页
        5.4.1 想方设法帮其解困第36页
        5.4.2 深化政治激励关怀机制第36页
        5.4.3 相应提高经济待遇第36页
    5.5 优化制度设计第36-38页
        5.5.1 实行"两表五规范"制度第36-37页
        5.5.2 实行村三产留地管理政策第37页
        5.5.3 实行“小微权力”运行流速表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身形交错”:X市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角色研究
下一篇:以工会为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