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1章 电影在青岛的发生与初步发展(1897-1937) | 第8-20页 |
| 1.1 电影传入青岛(1897-1922) | 第8-13页 |
| 1.1.1 德据初期 | 第8-9页 |
| 1.1.2 水兵俱乐部的商业放映活动考证 | 第9-10页 |
| 1.1.3 电影向中国人渗透 | 第10-12页 |
| 1.1.4 第一次日据时期日资影院的兴建 | 第12-13页 |
| 1.2 青岛电影产业的发生期(1922-1937) | 第13-20页 |
| 1.2.1 几座规模较大的影院 | 第13-15页 |
| 1.2.2 放映影片日渐丰富,国产电影走上银幕 | 第15-16页 |
| 1.2.3 电影文化开始发育 | 第16-17页 |
| 1.2.4 出现以电影为业的人 | 第17-20页 |
| 第2章 青岛早期的电影拍摄与创作(1920-1937) | 第20-29页 |
| 2.1 洪深在青岛的戏剧电影活动 | 第20-22页 |
| 2.1.1 洪深在青岛的经历 | 第20页 |
| 2.1.2《劫后桃花》的意义 | 第20-22页 |
| 2.2 孙瑜在青岛的电影活动 | 第22-24页 |
| 2.3 早期在青岛拍摄的电影 | 第24-26页 |
| 2.4 早期的“明星摇篮” | 第26-29页 |
| 2.4.1 国立青岛大学的戏剧活动与人物 | 第26-27页 |
| 2.4.2 几所中学的戏剧活动与人物 | 第27-29页 |
| 第3章 非常时期的青岛电影(1937-1949) | 第29-37页 |
| 3.1 抗战前夕青岛影院概况 | 第29-30页 |
| 3.2 沦陷后的青岛电影 | 第30-32页 |
| 3.3 沦陷期间日资影剧院的兴起 | 第32-34页 |
| 3.4“光复”后的青岛电影 | 第34-37页 |
| 第4章 建国初期青岛电影的发展(1949-1966) | 第37-44页 |
| 4.1 十七年青岛电影放映发行事业发展概况 | 第37-39页 |
| 4.2 青岛话剧团在青岛地区电影创作表演事业中的突出作用 | 第39-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