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基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的视角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20-2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1.1 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2.1.2 社会经济 | 第21页 |
2.2 资料来源及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2.2.1 资料来源 | 第21-22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3 土地生态重要性评价 | 第23-38页 |
3.1 景观安全格局构建过程 | 第23-35页 |
3.1.1 水源涵养安全格局 | 第24页 |
3.1.2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第24-28页 |
3.1.3 乡土文化安全格局 | 第28-31页 |
3.1.4 游憩安全格局 | 第31-33页 |
3.1.5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 第33-34页 |
3.1.6 与生态红线的关系 | 第34-35页 |
3.2 土地生态重要性评价 | 第35-38页 |
3.2.1 生态重要性分区面积 | 第35-36页 |
3.2.2 甘州区土地生态重要性指数 | 第36-38页 |
4 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38-44页 |
4.1 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 第38-40页 |
4.1.1 确定建设用地扩张的发起“源” | 第38页 |
4.1.2 构建建设用地扩张的阻力面 | 第38-39页 |
4.1.3 判断建设用地扩张的经济适宜性格局 | 第39-40页 |
4.2 交通区位评价 | 第40-41页 |
4.3 城镇综合吸引力评价 | 第41-42页 |
4.4 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42页 |
4.5 建设用地经济适宜性指数 | 第42-44页 |
5 甘州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 | 第44-50页 |
5.1 蒙特卡洛方法 | 第44-45页 |
5.1.1 蒙特卡洛方法介绍 | 第44页 |
5.1.2 蒙特卡洛方法原理 | 第44页 |
5.1.3 确定实验次数M | 第44-45页 |
5.2 优化模型与目标函数 | 第45-46页 |
5.3 建设用地开发比较优势度 | 第46-47页 |
5.4 甘州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模拟结果 | 第47-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51页 |
6.3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配置模型运算过程及代码 | 第57-66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