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论文丛本框架第12-14页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第14-15页
     ·论文研究创新点第14页
     ·研究难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第15-26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5-16页
     ·管理控制的概念第15-16页
     ·旅游景区信息化第16页
     ·管理控制信息化第16页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第16-21页
     ·管理控制理论第16-19页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理论第19-20页
     ·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理论第20-21页
   ·国内外管理控制研究现状第21-26页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第21-24页
     ·国内研究基本情况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景区管理控制信息化发展以及示范景区介绍第26-35页
   ·数字景区与旅游信息化第26-27页
     ·数字景区第26页
     ·旅游信息化第26-27页
   ·我国旅游景区信息化发展现状第27-28页
   ·示范景区介绍第28-33页
     ·九寨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28-29页
     ·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29-31页
     ·河南云台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31-32页
     ·黄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32-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华山风景名胜区概况与管理控制信息化现状第35-48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概况第35-37页
     ·自然概况第35-36页
     ·发展概况第36-37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结构第37-44页
     ·职能管理控制体系第37-40页
     ·流程管理控制体系第40-43页
     ·制度管理控制体系第43-44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现状第44-45页
     ·信息化组织机构设置第44页
     ·硬件设备配置情况第44页
     ·系统软件使用情况第44-45页
     ·网站建设以及数字华山战略实施第45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目标第45-48页
     ·景区资源管理第45-46页
     ·游客安全管理第46页
     ·景区安全管理第46页
     ·景区综合管理目标第46-48页
第五章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评价第48-62页
   ·平衡计分卡第48-49页
     ·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分析第48-49页
     ·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步骤第49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第49-53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平衡计分卡分析第49-52页
     ·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第52-53页
   ·管理控制信息化平衡计分卡权重的确定第53-59页
     ·层次分析法第54-56页
     ·确定各因素权重第56-59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第59-62页
     ·游客数量控制第60页
     ·员工培训第60页
     ·事故灾害预报第60-61页
     ·客户满意度第61页
     ·资源监控第61-62页
第六章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的优化策略第62-67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的优化原则第62-63页
     ·时效性和精确性第62页
     ·目标性和灵活性第62页
     ·一致性和优先性第62页
     ·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第62-63页
     ·全面性第63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的优化目标第63页
     ·目标一体化第63页
     ·合理利用资源第63页
     ·控制信息化相关风险第63页
   ·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控制信息化的优化策略第63-67页
     ·组织结构的优化第64页
     ·执行层面的优化第64-65页
     ·相关制度的完善第65-67页
结论与待研究问题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团队“食物链”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下一篇:峡谷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丹河峡谷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