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变质岩论文

大陆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与部分熔融作用及其时代:中大别花岗片麻岩和榴辉岩及相关斜长角闪岩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第12-13页
        1.1.2 深俯冲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第13-14页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5页
    1.3 工作量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0页
    2.1 大别山造山带简介第16-18页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第18-20页
第三章 样品及岩相学特征第20-32页
    3.1 样品分类第21-22页
    3.2 岩相学特征第22-32页
        3.2.1 片麻岩Ⅰ第22-23页
        3.2.2 片麻岩Ⅱ第23-25页
        3.2.3 榴辉岩及斜长角闪岩第25-32页
第四章 分析方法第32-36页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第32页
    4.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第32-33页
    4.3 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第33页
    4.4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33-34页
    4.5 锆石U-Pb定年第34-36页
第五章 花岗片麻岩的部分熔融作用第36-42页
    5.1 引言第36-37页
    5.2 岩石学第37-38页
        5.2.1 花凉亭花岗片麻岩第37-38页
        5.2.2 碧溪岭花岗片麻岩第38页
    5.3 花岗片麻岩部分熔融作用的证据第38-40页
    5.4 小结第40-42页
第六章 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榴辉岩的年代学第42-60页
    6.1 花岗片麻岩的年代学第43-48页
    6.2 榴辉岩及斜长角闪岩的年代学第48-50页
    6.3 小结第50-60页
第七章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第60-80页
    7.1 引言第60页
    7.2 花岗片麻岩、榴辉岩及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研究第60-68页
        7.2.1 主量元素第60-61页
        7.2.2 微量元素第61-65页
        7.2.3 Sr-Nd-Pb同位素第65-68页
    7.3 原岩性质及成因讨论第68-69页
    7.4 小结第69-80页
第八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6页
致谢第96-9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硫化锌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