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效果测试与评价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0.1 本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0.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0.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0.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测试方案及合格判据 | 第13-24页 |
| 1.1 测试方案 | 第13-14页 |
| 1.1.1 室内平均温度 | 第13页 |
| 1.1.2 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第13页 |
| 1.1.3 外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第13页 |
| 1.1.4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 第13页 |
| 1.1.5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 第13-14页 |
| 1.2 测试设备的选取 | 第14-16页 |
| 1.2.1 温度测量仪表 | 第14页 |
| 1.2.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设备 | 第14-15页 |
| 1.2.3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设备 | 第15页 |
| 1.2.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量设备 | 第15-16页 |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6-22页 |
| 1.3.1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 第16-17页 |
| 1.3.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第17-18页 |
| 1.3.3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第18页 |
| 1.3.4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 第18-19页 |
| 1.3.5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 第19-22页 |
| 1.4 合格判据 | 第22-23页 |
| 1.4.1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 第22页 |
| 1.4.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第22页 |
| 1.4.3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第22页 |
| 1.4.4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 第22-23页 |
| 1.4.5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 第23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测试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4-58页 |
| 2.1 被测建筑物的选取 | 第24页 |
| 2.2 瀚城星苑 | 第24-31页 |
| 2.2.1 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 2.2.2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测试 | 第25-26页 |
| 2.2.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第26-28页 |
| 2.2.4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测试 | 第28页 |
| 2.2.5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试 | 第28-30页 |
| 2.2.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测试 | 第30-31页 |
| 2.3 新村 4-33 | 第31-36页 |
| 2.3.1 工程概况 | 第31页 |
| 2.3.2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测试 | 第31-32页 |
| 2.3.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第32-33页 |
| 2.3.4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测试 | 第33-34页 |
| 2.3.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试 | 第34-35页 |
| 2.3.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测试 | 第35-36页 |
| 2.4 银河太阳城(多层) | 第36-42页 |
| 2.4.1 工程概况 | 第36-37页 |
| 2.4.2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测试 | 第37-38页 |
| 2.4.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第38-39页 |
| 2.4.4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测试 | 第39页 |
| 2.4.5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试 | 第39-41页 |
| 2.4.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测试 | 第41-42页 |
| 2.5 银河太阳城(小高层) | 第42-47页 |
| 2.5.1 工程概况 | 第42页 |
| 2.5.2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测试 | 第42-43页 |
| 2.5.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第43-44页 |
| 2.5.4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测试 | 第44-45页 |
| 2.5.5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试 | 第45-46页 |
| 2.5.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测试 | 第46-47页 |
| 2.6 联想科技城 | 第47-53页 |
| 2.6.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 2.6.2 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测试 | 第48-49页 |
| 2.6.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 | 第49-50页 |
| 2.6.4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测试 | 第50页 |
| 2.6.5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试 | 第50-52页 |
| 2.6.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测试 | 第52-53页 |
| 2.7 测试结果汇总及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 2.7.1 室内平均温度 | 第53页 |
| 2.7.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 第53-54页 |
| 2.7.3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第54页 |
| 2.7.4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 第54页 |
| 2.7.5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 第54-55页 |
| 2.7.6 总达标率 | 第55页 |
| 2.8 不同保温及结构形式对比 | 第55-57页 |
| 2.9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建议 | 第58-62页 |
| 3.1 设计方面的建议 | 第58页 |
| 3.2 施工方面的建议 | 第58-59页 |
| 3.3 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 | 第59-6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录 | 第66-184页 |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184-185页 |
| 致谢 | 第185-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