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内蒙古巴林右旗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概念界定及耕地与耕地后备资源同时评价的原因第11页
    1.4 研究区选定第11页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5页
        1.5.1 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进展第11-12页
        1.5.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第12-15页
        1.5.3 小结第15页
    1.6 研究目标第15页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7.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7.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8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7-19页
        1.8.1 技术路线第17页
        1.8.2 创新点第17-19页
    1.9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1.9.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第19-20页
        1.9.2 气候特征第20页
        1.9.3 水土条件第20-21页
        1.9.4 植被状况第21页
        1.9.5 社会经济条件第21-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第22-25页
    2.1 理论基础第22-24页
        2.1.1 系统论第22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页
        2.1.3 土壤学第22-23页
        2.1.4 气候学第23页
        2.1.5 生态学第23页
        2.1.6 景观生态学第23-24页
    2.2 技术方法第24-25页
        2.2.1 技术软件支持第24-25页
第三章 评价模型的选取及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第25-43页
    3.1 评价模型的选取第25-26页
        3.1.1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25页
        3.1.2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模步骤第25-26页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第26-43页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26-28页
        3.2.2 单因素指标的选择第28-30页
        3.2.3 评价单元的确定第30页
        3.2.4 基础资料的获取第30-31页
        3.2.5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31-41页
        3.2.6 单因素指标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巴林右旗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风险评价第43-52页
    4.1 评价单元提取各指标数据流程第43-44页
        4.1.1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第43-44页
    4.2 评价指标数据提取第44-45页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5-46页
    4.4 评价等级划分及评价结果第46-52页
        4.4.1 生态风险评价等级划分第47-50页
        4.4.2 评价结果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ODIS数据的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长势监测研究
下一篇: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