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状况第11-14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11-13页
        (二)国外研究第13-14页
    三 主要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城镇化第14-15页
        (二)新型城镇化第15页
        (三)乡村关系第15-17页
第一章 乡村关系的历史变迁第17-21页
    一 乡村关系的历史变迁第17-19页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乡村关系第17-18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关系第18-19页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关系第19页
    二、乡政村治:我国乡村关系的主要管理形式第19-21页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关系发展面临的困境第21-29页
    一、中国的城镇化过程第21页
    二、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关系发展面临的困境第21-29页
        (一)村庄自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乡镇的行政控制减弱第21-22页
        (二)“空心化”下的“有制度而无载体”第22-23页
        (三)乡村关系的行政化倾向与农村、农民市场化取向的矛盾第23页
        (四)“乡政村治”体制下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第23-25页
        (五)利益冲突使乡村关系更加紧张第25页
        (六)乡镇财政困难使乡村关系失去了联系和交流的纽带第25-26页
        (七)农民自身内生制约因素影响乡村关系第26-29页
第三章 社区化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关系的路径选择第29-42页
    一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第29-30页
        (一)市民化第29页
        (二)科学、全面的城镇化第29-30页
    二 社区:村落的归属第30-31页
        (一)社区建设是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第30页
        (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第30-31页
    三 社区化管理模式:新型乡村关系构建的必然选择第31-33页
    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化过程中“乡政府”“村组织”权责互动分析——当前农村三种社区主要类型的实证分析第33-38页
        (一)乡村互动中乡政府、村组织职能分析第33页
        (二)三种社区第33-36页
        (三)“三种类型”中村民需求与乡政府、村组织权责分析第36-38页
    五 新型乡村关系调适的几点思考——依托社区化建设第38-42页
        (一)打破户籍制度的藩篱,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体系第38-39页
        (二)有计划的实行村庄和乡镇的整合,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第39页
        (三)建立以村支部和村委会为主导的社会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第39-40页
        (四)权责分明:县支持,乡服务,村管理第40页
        (五)社区管理:人情社会与法治的融合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鞍山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研究
下一篇:城郊乡村治理研究--以河北省M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