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2.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第13-16页
        1.2.2 公允价值选择权的盈余波动效应第16-19页
        1.2.3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波动的相关性第19-21页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安排第21-23页
第2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第23-3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8页
        2.1.1 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选择权第23-26页
        2.1.2 盈余和盈余波动第26-27页
        2.1.3 信息披露质量第27-28页
    2.2 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效应的理论依据第28-32页
        2.2.1 会计目标理论第28-29页
        2.2.2 会计计量理论第29-30页
        2.2.3 委托代理理论第30-31页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1-32页
    2.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2-34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4-40页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4-35页
    3.2 变量选取第35-38页
        3.2.1 被解释变量第35-36页
        3.2.2 解释变量第36页
        3.2.3 控制变量第36-38页
    3.3 模型构建第38-40页
第4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第40-46页
    4.1 公允价值选择权的盈余波动效应检验第40-42页
        4.1.1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40页
        4.1.2 整体运用引起的盈余波动效应第40-41页
        4.1.3 运用于金融资产引起的盈余波动第41-42页
    4.2 分组检验第42-45页
        4.2.1 分组描述性统计第42-43页
        4.2.2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波动效应第43-45页
    4.3 稳健性检验第45-46页
第5章 对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建议第46-49页
    5.1 充分考虑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状况第46-47页
    5.2 与IFRS9谨慎趋同第47-48页
    5.3 规范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信息披露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附录B 中国农业银行2014年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披露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对风险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ZS银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