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王102断块沙河街组沉积相微及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1页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2.1 沉积微相理论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2.2 储层理论研究现状 | 第9页 |
0.3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工区概况 | 第11-14页 |
1.1 工区位置 | 第11页 |
1.2 工区地质概况 | 第11-12页 |
1.3 油藏开发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14-31页 |
2.1 油层划分体系 | 第14-17页 |
2.2 小层划分对比标志层 | 第17-19页 |
2.3 小层划分对 | 第19-31页 |
2.3.1 划分对比的方法 | 第19-23页 |
2.3.2 基干联井剖面的选择 | 第23页 |
2.3.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23-31页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 第31-49页 |
3.1 区域沉积背景分析 | 第31页 |
3.2 相标志 | 第31-34页 |
3.3 沉积微相类型 | 第34-38页 |
3.4 测井相分析 | 第38-40页 |
3.5 单井相划分 | 第40-44页 |
3.6 平面微相展布 | 第44-47页 |
3.7 沉积相演化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49-65页 |
4.1 储层分布及其物性特征 | 第49-50页 |
4.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50-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