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现代论文

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1.3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3 研究思路第21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21-23页
        1.4.1 本研究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21-22页
        1.4.2 不足之处第22-23页
第2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23-31页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三农”思想第23-26页
        2.1.1 农业的基础地位第23-24页
        2.1.2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第24页
        2.1.3 农业合作化道路第24-25页
        2.1.4 缩小工农差别与消除城乡对立第25页
        2.1.5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5-26页
    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第26-31页
        2.2.1 毛泽东“三农”思想第26-27页
        2.2.2 邓小平“三农”思想第27-28页
        2.2.3 江泽民“三农”思想第28-29页
        2.2.4 胡锦涛“三农”思想第29-31页
第3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1-41页
    3.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第31-35页
        3.1.1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31-32页
        3.1.2 推进科技兴农,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第32-33页
        3.1.3 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第33页
        3.1.4 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合作化机制第33-34页
        3.1.5 统筹推进“大农协”与“大农政”第34-35页
    3.2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第35-37页
        3.2.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第35-36页
        3.2.2 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第36-37页
        3.2.3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第37页
    3.3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第37-41页
        3.3.1 完善惠农富农政策第38-39页
        3.3.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第39页
        3.3.3 鼓励农民转移就业第39-41页
第4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逻辑理路第41-44页
    4.1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第41页
    4.2 农业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第41-42页
    4.3 科技兴农要紧抓不放第42页
    4.4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第42页
    4.5 农业治理体制要与时俱进第42-43页
    4.6 制度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保证第43-44页
第5章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指导性第44-52页
    5.1 农业丰则基础牢: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第44-46页
        5.1.1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第44-45页
        5.1.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第45页
        5.1.3 稳步推进大农业改革进程第45-46页
    5.2 农村安则社会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第46-48页
        5.2.1 建设维稳农村的优秀干部队伍第47页
        5.2.2 落实消除农村贫困的精准扶贫工作第47-48页
        5.2.3 发展传承乡土文明的农村生态经济第48页
    5.3 农民富则国家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第48-52页
        5.3.1 广辟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第49-50页
        5.3.2 想方设法培养农业接班人第50页
        5.3.3 各显其能统筹城乡发展第50-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巴经济走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瓜达尔港的投资与建设为例
下一篇:市政道路PPP项目中私营部门的风险与收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