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2.1.1 居家养老服务 | 第22-23页 |
2.1.2 政策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2.1.3 政策评估 | 第24-25页 |
2.2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5-26页 |
2.2.2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 第26页 |
2.2.3 社会需要理论 | 第26-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的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37页 |
3.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3.1.1 为被调查者着想 | 第28页 |
3.1.2 明确阻碍因素 | 第28-29页 |
3.1.3 多角度考虑问卷设计工作 | 第29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第29-30页 |
3.2.1 探索性工作 | 第29页 |
3.2.2 设计问卷初稿 | 第29页 |
3.2.3 修改和问卷定稿 | 第29-30页 |
3.3 变量测量 | 第30-36页 |
3.3.1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3.2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 第31-32页 |
3.3.3 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 第32-34页 |
3.3.4 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 | 第34-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的实证研究 | 第37-61页 |
4.1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指标的数据采集 | 第37-46页 |
4.1.1 调查样本选取 | 第37页 |
4.1.2 数据获取方法 | 第37页 |
4.1.3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第37页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7-42页 |
4.1.5 调查对象人口特征 | 第42-46页 |
4.2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的实证分析过程 | 第46-59页 |
4.2.1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51页 |
4.2.2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数据的因子分析 | 第51-59页 |
4.3 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评估结果的分析 | 第59-60页 |
4.3.1 政策知晓度较低 | 第59页 |
4.3.2 可持续发展性较差 | 第59页 |
4.3.3 资助机会稍欠公平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优化研究 | 第61-65页 |
5.1 加大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和推进力度 | 第61页 |
5.1.1 政策宣传进社区 | 第61页 |
5.1.2 合理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 第61页 |
5.2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可持续性 | 第61-63页 |
5.2.1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 | 第61-62页 |
5.2.2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 第62页 |
5.2.3 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 第62-63页 |
5.3 构建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 | 第63-64页 |
5.3.1 开展政策决策的沟通工作 | 第63页 |
5.3.2 构建公开透明的申请、审核机制 | 第63-64页 |
5.4 促进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第64页 |
5.5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A | 第70-72页 |
附录B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