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编制及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护理信息能力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护理信息学的概念 | 第13-14页 |
1.2.2 信息素养的概念 | 第14页 |
1.2.3 护理信息能力的概念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及量表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1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外护理信息能力标准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研究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8-22页 |
2.1 护理信息能力条目池的建立 | 第18页 |
2.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第18-19页 |
2.2.1 德尔菲法 | 第18页 |
2.2.2 专家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 指标筛选的方法 | 第1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2.5 结果 | 第19-20页 |
2.5.1 函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5.2 专家的积极性及权威程度 | 第19-20页 |
2.6 专家的意见一致性 | 第20页 |
2.7 护理信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0页 |
2.8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 第20-21页 |
2.9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编制 | 第22-34页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2-32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3.1.2 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 | 第23-32页 |
3.2 护理信息能力评定量表维度的命名与分析 | 第32-34页 |
第4章 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实证研究 | 第34-42页 |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4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4.1.2 研究工具 | 第34页 |
4.1.3 统计学方法 | 第34页 |
4.2 结果 | 第34-42页 |
4.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 第34-35页 |
4.2.2 测评量表的信度检测 | 第35-36页 |
4.2.3 测评量表的效度检测 | 第36-4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2-47页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及创新性 | 第42页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 第42-43页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权重 | 第43-44页 |
5.4 护理信息能力评定量表的研制方法 | 第44页 |
5.5 量表的实际维度及其内容 | 第44页 |
5.6 样本抽样 | 第44-45页 |
5.7 护理信息能力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45页 |
5.8 护理信息能力评定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5-46页 |
5.9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件1 | 第51-52页 |
附件2 | 第52-59页 |
附件3 | 第59-64页 |
附件4 | 第64-67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