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建筑论文

典型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计算模型及防治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建筑全生命周期对大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7-18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6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第20-27页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第20-22页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第20-21页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框架第21-22页
    2.2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第22-24页
        2.2.1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的系统边界第23页
        2.2.2 建筑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的清单分析第23-24页
    2.3 颗粒物排放源的划分第24-25页
        2.3.1 颗粒物排放源的定义第24-25页
        2.3.2 建筑工程颗粒物排放源的划分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基础清单数据库第27-49页
    3.1 能源清单数据第27-30页
        3.1.1 能源清单边界第27-28页
        3.1.2 煤炭的排放因子第28-29页
        3.1.3 其他燃料的排放因子第29页
        3.1.4 电力排放因子第29-30页
    3.2 建筑材料生产阶段清单数据第30-38页
        3.2.1 钢材第31-32页
        3.2.2 铝第32页
        3.2.3 水泥第32-33页
        3.2.4 混凝土第33-34页
        3.2.5 石灰第34页
        3.2.6 墙体材料第34-35页
        3.2.7 玻璃第35页
        3.2.8 建筑陶瓷第35-36页
        3.2.9 其他建材第36页
        3.2.10 建材生产阶段基础数据库的确定第36-38页
    3.3 材料运输阶段清单数据第38-42页
        3.3.1 材料运输耗能排放因子第38-39页
        3.3.2 材料运输扬尘因子第39-41页
        3.3.3 材料运输阶段基础数据库确定第41-42页
    3.4 施工安装阶段清单数据第42-46页
        3.4.1 施工耗能排放因子第43-45页
        3.4.2 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第45-46页
    3.5 运营维护阶段清单数据第46-47页
    3.6 建筑拆除处理阶段清单数据第47页
    3.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典型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计算模型第49-64页
    4.1 颗粒物排放计量的生命周期过程第49页
    4.2 简化条件及忽略内容第49-50页
    4.3 基础数据的采集第50-51页
        4.3.1 采集方法及数据来源第50页
        4.3.2 活动水平数据的采集第50-51页
    4.4 计算模型第51-54页
        4.4.1 材料生产阶段计算公式第52页
        4.4.2 材料运输阶段计算公式第52-53页
        4.4.3 施工安装阶段计算公式第53页
        4.4.4 运营维护阶段计算公式第53-54页
        4.4.5 拆除处理阶段计算公式第54页
    4.5 典型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案例分析第54-59页
        4.5.1 “三江花园”公共租赁房简介第54-55页
        4.5.2 材料生产阶段第55-56页
        4.5.3 材料运输阶段第56-57页
        4.5.4 施工安装阶段第57-58页
        4.5.5 运行维护阶段第58-59页
        4.5.6 拆除处理阶段第59页
    4.6 数据分析第59-63页
        4.6.1 建筑全生命周期颗粒物排放总量及构成第59-60页
        4.6.2 材料生产阶段颗粒物排放量分析第60-61页
        4.6.3 材料运输阶段颗粒物排放量分析第61页
        4.6.4 施工安装阶段颗粒物排放量分析第61-62页
        4.6.5 使用维护阶段颗粒物排放量分析第62-63页
        4.6.6 拆除处理阶段颗粒物排放量分析第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颗粒物防治措施及评价体系第64-81页
    5.1 颗粒物防治措施第64-68页
        5.1.1 材料生产阶段第64-65页
        5.1.2 材料运输阶段第65页
        5.1.3 施工安装阶段第65-67页
        5.1.4 运行维护阶段第67-68页
        5.1.5 拆除处理阶段第68页
    5.2 颗粒物排放防治评价体系的设计第68页
    5.3 颗粒物排放防治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第68-69页
    5.4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第69-80页
        5.4.1 建立扬尘防治评价指标体系第69-71页
        5.4.2 确定各因素指标的权重第71-77页
        5.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77页
        5.4.4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及隶属向量第77-79页
        5.4.5 评价结果第79-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一、 结论第81页
    二、 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制备及改性的研究
下一篇:磁性污泥基活性炭制备及除污染效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