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组成成分 | 第9-11页 |
1.1.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第9页 |
1.1.2 垃圾渗滤液成分及腐植酸含量 | 第9-11页 |
1.2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法和典型处理工艺 | 第11-13页 |
1.2.1 常规生物法及物化法 | 第11-12页 |
1.2.2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2页 |
1.2.3 典型处理工艺 | 第12-13页 |
1.3 MBR-NF浓缩液的产生及水质特性 | 第13-15页 |
1.3.1 MBR-NF浓缩液的产生 | 第13页 |
1.3.2 MBR-NF浓缩液的水质特性 | 第13-15页 |
1.4 MBR-NF浓缩液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 | 第15-18页 |
1.4.1 MBR-NF浓缩液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 第15-17页 |
1.4.2 MBR-NF浓缩液中腐植酸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两级UF工艺提取渗滤液MBR-NF浓缩液中腐植酸系统集成 | 第20-25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工艺方案 | 第20-21页 |
2.2.1 MBR-NF浓缩液 | 第20页 |
2.2.2 工艺流程 | 第20-21页 |
2.2.3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2.3 两级UF分离回收系统 | 第21-23页 |
2.3.1 UF工艺原理 | 第22-23页 |
2.3.2 UF工艺参数 | 第23页 |
2.4 NF+Fenton系统 | 第23-24页 |
2.5 膜清洗系统和冷却系统 | 第24页 |
2.6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一级UF系统分离浓缩MBR-NF浓缩液中腐植酸特性研究 | 第25-58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3.2.1 实验用水 | 第25页 |
3.2.2 实验分析方法与检测仪器 | 第25-27页 |
3.2.3 参数优化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6页 |
3.3.1 实验期间MBR-NF浓缩液水质特性 | 第29-30页 |
3.3.2 操作条件对膜分离特性的影响 | 第30-36页 |
3.3.3 一级UF分离浓缩性能 | 第36-56页 |
3.3.4 一级UF浓缩液主要指标 | 第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二级UF系统进一步提取一级UF浓缩液中腐植酸特性研究 | 第58-83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4.2.1 实验用水 | 第58页 |
4.2.2 实验分析方法与检测仪器 | 第58页 |
4.2.3 参数优化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9-82页 |
4.3.1 操作条件对膜分离特性的影响 | 第59-66页 |
4.3.2 二级UF分离浓缩性能 | 第66-81页 |
4.3.3 二级UF最终浓缩液主要指标 | 第81-82页 |
4.4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Fenton法处理一级UF透过液的纳滤浓缩液 | 第83-93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3-84页 |
5.2.1 实验用水 | 第83-8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84页 |
5.2.3 实验分析方法与检测仪器 | 第8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4-91页 |
5.3.1 各因素对Fenton法去除COD的影响 | 第84-87页 |
5.3.2 Fenton前后可生化性 | 第87页 |
5.3.3 Fenton前后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特征 | 第87-89页 |
5.3.4 Fenton法去除COD动力学 | 第89-91页 |
5.3.5 Fenton出水 | 第91页 |
5.4 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建议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