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神经胶质瘤病人术前肿瘤组织定位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术前肿瘤组织定位的意义第12页
    1.2 传统的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肿瘤组织定位中的应用第12-13页
    1.3 现代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第13-20页
    1.4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肿瘤组织定位中的初步探索第20页
    1.5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可行的解决办法第20-21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5页
    2.1 被试第23-25页
    2.2 成像参数第25-27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27-29页
    2.4 独立成分分析第29页
    2.5 自动化的个体肿瘤成分识别第29-32页
    2.6 非脑部肿瘤组织的识别第32-33页
    2.7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页
    2.8 自动化的个体肿瘤组织识别方法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的比较第33-34页
    2.9 DICI算法的鲁棒性第34-35页
3 结果第35-49页
    3.1 范例结果呈现第35-36页
    3.2 多中心的神经胶质瘤组织识别第36-38页
    3.3 非脑部肿瘤组织识别第38-39页
    3.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3页
    3.5 自动化的个体肿瘤组织识别方法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的比较第43-46页
    3.6 DICI算法的鲁棒性第46-49页
4 讨论第49-55页
    4.1 静息态BOLD-fMRI的优点第49-50页
    4.2 ICA相对于种子点相关分析方法的优点第50-51页
    4.3 TNCs效应第51页
    4.4 自动化肿瘤相关成分识别方法DICI的优点第51-52页
    4.5 DICI算法的鲁棒性第52-53页
    4.6 基于静息态BOLD-fMRI的肿瘤组织定位技术的潜在生理机制第53页
    4.7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第53-55页
5 总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个人简历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八髎穴电刺激配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盆底失弛缓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Der f1的T细胞表位疫苗对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对STAT4/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