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社会责任报告及环境报告 | 第12-14页 |
1.2.2 环境成本管理及环境成本报告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文章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环境成本报告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成本报告 | 第18-19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环境成本报告 | 第20-21页 |
2.3 作业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作业管理理论的内涵 | 第21-22页 |
2.3.2 作业管理理论与环境成本报告 | 第22-23页 |
2.4 控制理论 | 第23-25页 |
2.4.1 控制理论的内涵 | 第23-24页 |
2.4.2 控制理论与环境成本报告 | 第24-25页 |
第3章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3.1 H公司基本情况 | 第25-29页 |
3.1.1 H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3.1.2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成本构成情况 | 第26-28页 |
3.1.3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现状 | 第28-29页 |
3.2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2.1 列报的环境成本信息不全面 | 第29-30页 |
3.2.2 环境成本列报的方式不合理 | 第30页 |
3.2.3 环境成本报告的时间滞后 | 第30-31页 |
3.3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3.3.1 管理者缺乏绿色生态意识 | 第31-32页 |
3.3.2 企业组织机构不完善 | 第32-33页 |
3.3.3 数据收集不到位 | 第33-34页 |
第4章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内容构建 | 第34-44页 |
4.1 环境成本报告的目标与结构 | 第34-35页 |
4.1.1 环境成本报告的目标 | 第34页 |
4.1.2 环境成本报告的结构 | 第34-35页 |
4.2 战略层环境成本报告 | 第35-38页 |
4.2.1 宏观分析报告 | 第35-36页 |
4.2.2 多期环境成本价值分析报告 | 第36页 |
4.2.3 重大环境事项报告 | 第36-37页 |
4.2.4 环境成本预算报告 | 第37-38页 |
4.3 管理层环境成本报告 | 第38-41页 |
4.3.1 环境成本预算报告 | 第38-40页 |
4.3.2 环境成本业绩评价报告 | 第40-41页 |
4.4 操作层环境成本报告 | 第41-44页 |
4.4.1 研发部门环境成本报告 | 第42页 |
4.4.2 采购部门环境成本报告 | 第42页 |
4.4.3 生产部门环境成本报告 | 第42-44页 |
第5章 H公司环境成本报告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4-50页 |
5.1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 第44-45页 |
5.2 健全企业组织机构 | 第45-46页 |
5.3 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独立核算 | 第46-47页 |
5.4 规范环境成本报告的填制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