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本文框架 | 第12-15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3.3 本文框架 | 第13-15页 |
2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概述 | 第15-25页 |
2.1 集体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7页 |
2.1.1 集体劳动争议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集体劳动争议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集体劳动争议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1 权利争议 | 第18页 |
2.2.2 利益争议 | 第18页 |
2.3 集体劳动争议与个别劳动争议的区分 | 第18-20页 |
2.3.1 集体劳动争议双方力量的对等性 | 第19页 |
2.3.2 集体劳动争议所维护利益的团体性 | 第19页 |
2.3.3 集体劳动争议性质的利益性 | 第19-20页 |
2.3.4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协商性 | 第20页 |
2.4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20-22页 |
2.4.1 争议双方的自主协商 | 第21页 |
2.4.2 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劳动争议的行政协调 | 第21页 |
2.4.3 集体劳动争议的劳动人事仲裁 | 第21-22页 |
2.4.4 集体劳动争议的民事诉讼 | 第22页 |
2.5 完善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意义 | 第22-25页 |
2.5.1 更好的保障劳动者整体的利益 | 第22-23页 |
2.5.2 进一步协调集体劳动关系 | 第23页 |
2.5.3 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第23-25页 |
3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3.1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3.1.1 因集体合同的履行而引发纠纷的立法解决现状 | 第25页 |
3.1.2 因集体合同的签订而引发纠纷的立法解决现状 | 第25-26页 |
3.2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2.1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立法的不健全 | 第26-27页 |
3.2.2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缺乏综合运用 | 第27-28页 |
3.2.3 集体协商谈判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28页 |
3.2.4 政府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中的角色错位 | 第28-29页 |
3.2.5 “三方协调机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 第29-31页 |
4 国外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简介与借鉴 | 第31-38页 |
4.1 国外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简介 | 第31-34页 |
4.1.1 英国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1-32页 |
4.1.2 美国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2-33页 |
4.1.3 日本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3页 |
4.1.4 德国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3-34页 |
4.1.5 澳大利亚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4页 |
4.2 国外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借鉴 | 第34-38页 |
4.2.1 对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 第34-35页 |
4.2.2 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 第35-36页 |
4.2.3 协商谈判机制在解决集体劳动争议时的充分运用 | 第36页 |
4.2.4 政府在解决集体劳动争议时地位的中立性 | 第36-37页 |
4.2.5 设立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第三方机构 | 第37-38页 |
5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38-48页 |
5.1 健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立法 | 第38-39页 |
5.1.1 提高集体劳动争议解决的立法层级 | 第38-39页 |
5.1.2 加强对集体劳动争议解决的配套规章建设 | 第39页 |
5.2 形成体系化的集体劳动争议解决模式 | 第39-43页 |
5.2.1 发挥集体协商谈判应有的作用 | 第40页 |
5.2.2 扩大调解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中的适用范围 | 第40-41页 |
5.2.3 强化仲裁对集体劳动争议的解决力度 | 第41-42页 |
5.2.4 提高诉讼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中的适用性 | 第42-43页 |
5.2.5 制定合理的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事后监督制度 | 第43页 |
5.3 保证政府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中的中立性地位 | 第43-44页 |
5.3.1 从立法上明确政府在争议解决中的定位 | 第43-44页 |
5.3.2 在争议解决中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协助 | 第44页 |
5.4 发挥“三方机制”在集体劳动争议解决中的作用 | 第44-48页 |
5.4.1 三方参与主体的规范化 | 第44-46页 |
5.4.2 将三方参与原则贯彻争议解决的始终 | 第46页 |
5.4.3 建立由三方代表参与的专门协调机构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