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激光修复的视觉识别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激光焊接监测系统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3 激光填丝焊修复模具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模具激光修复实验系统建立 | 第14-20页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4页 |
2.2 激光焊接系统 | 第14-17页 |
2.2.1 激光焊接硬件系统 | 第14-16页 |
2.2.2 激光焊接软件系统 | 第16-17页 |
2.3 模具激光填丝修复系统 | 第17-18页 |
2.4 视觉图像传感及采集系统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视觉图像传感系统觉标定 | 第20-34页 |
3.1 摄像机的成像模型及标定模型 | 第20-25页 |
3.1.1 成像系统分析 | 第20-21页 |
3.1.2 摄像机针孔成像模型 | 第21-23页 |
3.1.3 张正友标定法 | 第23-25页 |
3.2 Harris亚像素角点提取 | 第25-26页 |
3.3 同轴相机标定 | 第26-30页 |
3.3.1 标定板制作 | 第26-28页 |
3.3.2 标定步骤 | 第28-30页 |
3.4 旁轴相机标定 | 第30-32页 |
3.5 标定结果分析 | 第32页 |
3.5.1 标定精度评价 | 第32页 |
3.5.2 标定结果分析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于图像形态学激光模具裂纹修复技术研究 | 第34-50页 |
4.1 模具裂纹特征提取分析 | 第35-41页 |
4.1.1 模具裂纹图像预处理 | 第35-38页 |
4.1.2 空间滤波增强 | 第38-41页 |
4.2 模具裂纹图像形态学处理 | 第41-44页 |
4.2.1 形态学基本处理 | 第41-42页 |
4.2.2 裂纹图像骨架提取 | 第42-44页 |
4.3 裂纹跟踪研究 | 第44-49页 |
4.3.1 裂纹轮廓跟踪 | 第44-45页 |
4.3.2 裂纹曲线拟合 | 第45-47页 |
4.3.3 数控代码生成 | 第47-48页 |
4.3.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视觉模具激光填丝修复特征分析 | 第50-68页 |
5.1 模具激光填丝修复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 第50-51页 |
5.2 基于旁轴视觉离焦量识别技术研究 | 第51-57页 |
5.2.1 离焦量图像测量原理 | 第52-54页 |
5.2.2 离焦量特征图像处理 | 第54-56页 |
5.2.3 离焦量控制技术探究 | 第56-57页 |
5.3 基于旁轴焊丝角度识别技术研究 | 第57-59页 |
5.3.1 霍夫变换原理 | 第57-58页 |
5.3.2 直线检查及角度分析 | 第58-59页 |
5.4 同轴熔池特征分析 | 第59-66页 |
5.4.1 熔池边缘检测 | 第59-63页 |
5.4.2 熔池缺陷分析及特征提取 | 第63-66页 |
5.5 实际生产应用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