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印刷电路论文

高散热印制电路材料与互连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5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印制电路板的散热研究现状第14-26页
        1.2.1 固体物质导热的相关理论第14-16页
        1.2.2 散热孔设计改善散热问题第16-17页
        1.2.3 金属基设计改善散热问题第17-18页
        1.2.4 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改善散热问题第18-26页
            1.2.4.1 环氧树脂及其导热改性第18-22页
            1.2.4.2 酚醛树脂及其导热改性第22-23页
            1.2.4.3 聚酰亚胺及其导热改性第23页
            1.2.4.4 聚苯醚树脂及其导热改性第23-24页
            1.2.4.5 氰酸酯树脂及其导热改性第24页
            1.2.4.6 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及其导热改性第24-25页
            1.2.4.7 聚四氟乙烯及其导热改性第25-26页
    1.3 印制电路板互连结构现状第26-34页
        1.3.1 孔金属化实现互连方法第26-30页
            1.3.1.1 预镀层的形成及机理第26-28页
            1.3.1.2 电镀层的形成及机理第28-30页
        1.3.2 导通孔互连结构第30-31页
        1.3.3 盲孔互连结构第31页
        1.3.4 叠孔互连结构第31-34页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二章 印制电路板材料热性能与孔互连失效的研究第35-48页
    2.1 印制电路板材料温变热性能的研究第35-41页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5页
        2.1.2 实验部分第35-36页
            2.1.2.1 基板导热系数温变性能第35-36页
            2.1.2.2 基板热稳定温变性能第36页
            2.1.2.3 基板热膨胀温变性能第36页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2.1.3.1 基板导热性能分析第36-39页
            2.1.3.2 基板热稳定性分析第39页
            2.1.3.3 基板CTE性能分析第39-40页
            2.1.3.4 基板热性能评估第40-41页
    2.2 印制电路板孔互连失效的研究第41-46页
        2.2.1 实验部分第41-42页
        2.2.2 实验结果第42-44页
            2.2.2.1 吹孔的可视观察第42-43页
            2.2.2.2 导通孔内部结构第43页
            2.2.2.3 基板材料吸湿性分析第43-44页
        2.2.3 讨论第44-46页
    2.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AlN/PE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8-71页
    3.1 前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2.1 实验材料第49页
        3.2.2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第49-50页
            3.2.2.1 AlN颗粒的表面处理第49页
            3.2.2.2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9-50页
        3.2.3 复合材料的表征测试第50-51页
            3.2.3.1 测试样品制备第50页
            3.2.3.2 AlN/PEN复合材料的表征测试第50-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69页
        3.3.1 AlN颗粒的表面功能化第51-54页
        3.3.2 AlN颗粒与PEN基体的共混效果第54-55页
        3.3.3 AlN/PEN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第55-56页
        3.3.4 AlN颗粒的加入对PEN基体结构的影响第56-57页
        3.3.5 AlN/PEN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第57-64页
            3.3.5.1 导热系数模型第57-58页
            3.3.5.2 AlN/PEN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第58-64页
        3.3.6 t-AlN/PEN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第64-65页
        3.3.7 t-AlN/PEN复合材料的CTE第65页
        3.3.8 t-AlN/PEN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65-68页
        3.3.9 t-AlN/PEN复合材料的电阻特性第68页
        3.3.10 t-AlN/PEN复合材料的拉断强度第68-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电化学沉积用氧化铜的合成及形貌控制研究第71-94页
    4.1 电化学沉积用氧化铜的合成及表征第71-76页
        4.1.1 实验部分第71-72页
            4.1.1.1 氧化铜的合成第71-72页
            4.1.1.2 氧化铜的表征测试第72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72-76页
            4.1.2.1 氧化铜的形成过程第72-74页
            4.1.2.2 氧化铜的表征第74-76页
    4.2 超声控制氧化铜形貌及表征第76-92页
        4.2.1 实验部分第77-79页
            4.2.1.1 氧化铜的超声处理过程第77页
            4.2.1.2 超声处理氧化铜的表征第77-79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79-92页
            4.2.2.1 超声处理对氧化铜形貌的影响第79-83页
            4.2.2.2 不同形貌氧化铜的粒度分布情况第83-84页
            4.2.2.3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沉降速率影响第84-85页
            4.2.2.4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第85页
            4.2.2.5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XRD测试的影响第85-87页
            4.2.2.6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XPS测试的影响第87-89页
            4.2.2.7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Raman光谱的影响第89-90页
            4.2.2.8 不同形貌氧化铜对溶解速率的影响第90页
            4.2.2.9 CuO-EA颗粒在电化学沉积中的应用第90-92页
    4.3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电化学沉积铜的均匀性生长控制研究第94-108页
    5.1 前言第94-95页
    5.2 实验部分第95-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7页
        5.3.1 添加剂对电化学沉积铜的影响第96-99页
        5.3.2 添加剂辅助电化学沉积铜的均匀性控制第99-105页
            5.3.2.1 底铜选择对电化学沉积铜的均匀性影响第99-100页
            5.3.2.2 添加剂选择对电化学沉积铜的均匀性影响第100-104页
            5.3.2.3 溶液搅拌对电化学沉积铜的均匀性影响第104-105页
        5.3.3 添加剂对铜晶体生长的影响第105-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六章 印制电路互连结构的构建与实现第108-115页
    6.1 前言第108页
    6.2 印制电路互连结构的构建第108-110页
        6.2.1 塞树脂式叠孔互连结构的构建第108-110页
        6.2.2 全加成叠孔互连结构的构建第110页
    6.3 印制电路互连结构的实现第110-114页
        6.3.1 塞树脂式叠孔互连结构的实现第110-112页
            6.3.1.1 孔内填塞树脂质量控制第110-112页
            6.3.1.2 塞树脂式叠孔互连结构的制作第112页
        6.3.2 全加成叠孔互连结构的实现第112-114页
    6.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36-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紧凑型微波滤波器和天线及其基于忆阻器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选择性激光熔覆氧化铝/氧化锆共晶陶瓷材料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