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地区双忠信仰的演变及传播过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基本概念 | 第9-12页 |
三、研究内容及资料 | 第12-13页 |
四、学术史回顾 | 第13-25页 |
第一章 宋元时期潮州双忠信仰的源起与发展 | 第25-42页 |
第一节 潮阳县东岳庙的创立与双忠信仰 | 第25-35页 |
一、东山东岳庙创建时间考辨 | 第25-29页 |
二、宋元时期东岳信仰与双忠信仰的关系 | 第29-35页 |
第二节 元代潮州双忠信仰的发展 | 第35-42页 |
一、赵嗣助重建灵威庙 | 第35-36页 |
二、文天祥与双忠信仰 | 第36-42页 |
第二章 双忠信仰入潮传说的嬗递 | 第42-67页 |
第一节 钟英传说的起源与嬗变 | 第42-53页 |
一、传说内容的衍变 | 第42-44页 |
二、钟英传记的创造与丰富 | 第44-47页 |
三、传说内容的考证与坐实 | 第47-53页 |
第二节 赵氏携神入潮传说的创造 | 第53-61页 |
一、传说产生前的史实 | 第53-57页 |
二、传说的建构过程 | 第57-61页 |
第三节 其他入潮传说 | 第61-67页 |
一、附会韩愈说 | 第61-62页 |
二、死保潮阳说 | 第62-63页 |
三、岭东庙附会说 | 第63-67页 |
第三章 双忠信仰在潮州中心城区的传播 | 第67-90页 |
第一节 潮阳县城地区 | 第67-75页 |
一、双忠行祠 | 第67-70页 |
二、岭东古庙 | 第70-71页 |
三、塔馆后祠 | 第71-73页 |
四、赵氏始祖祠与铜门楼 | 第73-75页 |
第二节 其他中心城区 | 第75-90页 |
一、潮州府(海阳县)城 | 第75-80页 |
二、揭阳县城 | 第80-82页 |
三、惠来县城 | 第82-84页 |
四、澄海县城 | 第84-85页 |
五、丰顺县城 | 第85-86页 |
六、南澳厅城 | 第86-90页 |
第四章 双忠信仰在潮州乡村的传播 | 第90-114页 |
第一节 赵氏宗族与双忠信仰 | 第90-103页 |
一、棉城赵氏 | 第90-95页 |
二、新厝赵氏 | 第95-103页 |
第二节 其他宗族与双忠信仰 | 第103-114页 |
一、大西洋钟氏 | 第103-108页 |
二、玉浦林氏 | 第108-109页 |
三、乔林林氏 | 第109-111页 |
四、郑氏宗族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潮州地区双忠信仰的地理分布 | 第114-128页 |
第一节 元明时期双忠信仰的地理分布 | 第114-118页 |
第二节 清代前期双忠信仰的地理分布 | 第118-123页 |
第三节 清代后期双忠信仰的地理分布 | 第123-128页 |
余论:双忠信仰“普遍性”问题探讨 | 第128-134页 |
结语 | 第134-136页 |
附录1 潮汕地区双忠祭祀点奉祀神明现状信息简表 | 第136-140页 |
附录2 潮州地区双忠信仰传播示意图 | 第140-141页 |
附录3 田野调查图片选录 | 第141-1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3-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69-170页 |
后记 | 第170-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