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领域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惩罚性赔偿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概念 | 第11-13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惩罚性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与私人诉讼 | 第13-16页 |
一、私人诉讼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惩罚性赔偿与私人诉讼的关系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困境 | 第17-35页 |
第一节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一般性规定 | 第17-20页 |
一、《反垄断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 第17-19页 |
二、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困局 | 第20-27页 |
一、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困局现状 | 第20-24页 |
二、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困局的成因 | 第24-27页 |
第三节 突破困境——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27-34页 |
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二、惩罚性赔偿的作用 | 第29-30页 |
三、惩罚性赔偿功能 | 第30-32页 |
四、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域外反垄断法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实践 | 第35-37页 |
一、美国 | 第35-36页 |
二、欧盟及其成员国 | 第36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考虑因素 | 第37-38页 |
一、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式 | 第37页 |
二、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考虑因素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一、域外反垄断惩罚性损害赔偿基数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二、域外惩罚性赔偿倍数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计算方法评价与反思 | 第41-43页 |
一、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基数计算之评价 | 第41页 |
二、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倍数计算之反思 | 第41页 |
三、域外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计算方法之启示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构 | 第44-51页 |
第一节 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实体制度建构 | 第44-49页 |
一、惩罚性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 第44-45页 |
二、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基数的确定 | 第45页 |
三、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倍数的确定 | 第45-47页 |
四、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利息的考量 | 第47-48页 |
五、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还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惩罚性赔偿程序的建构 | 第49-50页 |
一、适当降低起诉标准 | 第49页 |
二、适当减轻原告举证 | 第49-50页 |
三、构建专家证据制度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