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8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第9页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第9页 |
(五) 中止研究及充分发挥中医药干预治疗本病的优势标准 | 第9页 |
(六) 研究方案 | 第9-10页 |
(七) 疗效与安全性判定 | 第10页 |
三、数据处理 | 第10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0-17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二) 基本资料分析 | 第10-13页 |
(三) 临床疗效判定 | 第13-16页 |
(四) 安全性观察及不良反应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4页 |
一、中医对CVA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7-18页 |
二、现代医学对CVA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8页 |
三、立方柔肝止嗽汤的中医机理探讨 | 第18页 |
四、柔肝止嗽汤的立法依据 | 第18-19页 |
五、柔肝止嗽汤的组方及方药分析 | 第19-20页 |
六、柔肝止嗽汤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0-21页 |
七、研究结果 | 第21-23页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1页 |
(二) 治疗前主症、次症及相关症状积分 | 第21-22页 |
(三) 临床疗效评价 | 第22-23页 |
(四)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第23页 |
(五) 结论 | 第23页 |
八、问题与展望 | 第23-24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二) 展望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综述 | 第28-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