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天线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33页 |
2.1 天线系统原理及组成 | 第13页 |
2.2 天线座架和天线面形式选择与设计 | 第13-19页 |
2.2.1 天线座架选择与设计 | 第13-17页 |
2.2.2 天线面形式选择与设计 | 第17-19页 |
2.3 伺服控制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31页 |
2.3.1 跟踪方式的选择 | 第19-23页 |
2.3.2 坐标系的选择与变化 | 第23-28页 |
2.3.3 稳定平台的选择和设计 | 第28-29页 |
2.3.4 轴角编码方案的选择 | 第29-31页 |
2.4 伺服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伺服硬件和外围设备、器件的设计和实现 | 第33-56页 |
3.1 ACU天线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第33-43页 |
3.1.1 微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 第34-37页 |
3.1.2 人机互动模块 | 第37-38页 |
3.1.3 CAN接口设计 | 第38-39页 |
3.1.4 监控接口设计 | 第39-40页 |
3.1.5 罗盘和GPS选用和接口设计 | 第40-42页 |
3.1.6 ACU天线控制单元前后面板的设计 | 第42-43页 |
3.2 天线驱动单元硬件设计 | 第43-50页 |
3.2.1 驱动控制板设计 | 第44页 |
3.2.2 驱动控制板微控制器选用和设计 | 第44-45页 |
3.2.3 CPLD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3.2.4 驱动模块设计 | 第46-48页 |
3.2.5 限位保护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3.2.6 CAN接口设计 | 第49-50页 |
3.2.7 电源模块设计 | 第50页 |
3.3 单脉冲跟踪接收机设计介绍 | 第50-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伺服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6-67页 |
4.1 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57页 |
4.2 ACU主控程序设计 | 第57-62页 |
4.2.1 主控程序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9-60页 |
4.2.2 ACU天线控制单元人机交互操作界面 | 第60-62页 |
4.3 驱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4.4 驱动程序设计 | 第63-65页 |
4.4.1 驱动软件开发环境 | 第64-65页 |
4.4.2 伺服电机的转动及速度选择程序 | 第65页 |
4.5 操作流程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伺服系统的调试过程设计 | 第67-74页 |
5.1 ACU天线控制单元和ADU天线驱动单元的调试 | 第67-70页 |
5.2 天线座调试 | 第70-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情况 | 第74-81页 |
6.1 跟踪收敛特性测试 | 第74-78页 |
6.2 跟踪精度测试 | 第78-80页 |
6.2.1 跟踪精度测试方法 | 第79页 |
6.2.2 跟踪试验数据分析 | 第79-8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