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横观各向同性的面板堆石坝性态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面板堆石坝的特点及发展 | 第9-10页 |
1.1.1 面板堆石坝的特点 | 第9-10页 |
1.1.2 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 第10页 |
1.2 面板堆石坝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坝体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大坝观测及资料反馈分析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2 横观各向同性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2.1 横观各向同性理论 | 第14页 |
2.2 横观各向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3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本构理论 | 第15-18页 |
3 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18-28页 |
3.1 引言 | 第18页 |
3.2 有限单元法及其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3.3 邓肯E-B模型[37] | 第20-24页 |
3.4 ANSYS二次开发UPFs基本介绍 | 第24-25页 |
3.5 横观各向同性程序的开发编制 | 第25-28页 |
3.5.1 坝体材料刚度矩阵 | 第25-26页 |
3.5.2 刚度矩阵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3.5.3 横观各向同性模型程序 | 第27-28页 |
4 基于微分演化算法的位移反分析方法 | 第28-33页 |
4.1 微分进化算法介绍 | 第28-31页 |
4.1.1 前言 | 第28页 |
4.1.2 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4.1.3 微分进化算法的操作流程 | 第29-31页 |
4.2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反位移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5 滩坑面板堆石坝位移观测资料分析 | 第33-41页 |
5.1 滩坑工程概况 | 第33-35页 |
5.2 面板堆石坝主要监测效应量获取 | 第35-41页 |
5.2.1 坝基监测 | 第35-36页 |
5.2.2 堆石坝体监测 | 第36-38页 |
5.2.3 混凝土面板监测 | 第38-41页 |
6 横观各向同性本构模型下堆石体的参数反演 | 第41-51页 |
6.1 确定待反演参数 | 第41-42页 |
6.2 反演分析目标函数 | 第42页 |
6.3 基于微分进化法的参数反演 | 第42-51页 |
7. 基于反演参数的面板堆石坝变形对比分析 | 第51-89页 |
7.1 坝体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 | 第51-76页 |
7.1.1 坝体的计算工况与施工蓄水仿真模拟 | 第51-53页 |
7.1.2 坝体计算参数 | 第53-54页 |
7.1.3 坝体计算模型 | 第54页 |
7.1.4 坝体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74页 |
7.1.5 小结 | 第74-76页 |
7.2 面板的应力变形分析 | 第76-83页 |
7.3 面板周边缝变形规律分析 | 第83-89页 |
7.3.1 面板周边缝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3-84页 |
7.3.2 周边缝变形随上游水位的变化规律分析 | 第84-88页 |
7.3.3 小结 | 第88-89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8.1 结论 | 第89-90页 |
8.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