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门预算管理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部门预算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基础知识 | 第17-22页 |
一、部门预算的概念及原则 | 第17-18页 |
二、部门预算的特点与作用 | 第18-19页 |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及编报程序 | 第19-21页 |
四、部门预算的形成及现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二、绩效预算理论 | 第23页 |
三、博弈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部门预算管理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部门预算编制问题 | 第26-28页 |
一、预算科目设置粗糙、预算外资金管理不足 | 第26-27页 |
二、预算编制流程及方法不科学 | 第27页 |
三、编制人员意识不够、编制技术落后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部门预算执行问题 | 第28-30页 |
一、预算违规行为问题 | 第28-29页 |
二、执行速度慢、资金闲置问题 | 第29页 |
三、预算调整不规范、跟踪机制不健全问题 | 第29-30页 |
第三节 部门预算审查监督问题 | 第30-33页 |
一、人大缺乏实质性监督 | 第30页 |
二、财政同步监督不到位 | 第30-31页 |
三、审计监督力度不强 | 第31-32页 |
四、公众监督的参与度不高 | 第32-33页 |
第四节 部门预算绩效考评问题 | 第33-35页 |
一、缺乏系统的预算考核及评价制度 | 第33-34页 |
二、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部门预算管理与监督的博弈论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构建博弈模型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博弈均衡解分析 | 第38-40页 |
一、预算监督方 | 第39页 |
二、预算资金提供方 | 第39-40页 |
三、预算资金需求方 | 第40页 |
第四节 博弈模型归纳总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部门预算管理与监督的国际借鉴 | 第42-49页 |
第一节 英国的部门预算制度 | 第42-44页 |
一、预算制度架构及其相关机构 | 第42-43页 |
二、预算编制及审批程序 | 第43页 |
三、英国预算监督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美国的部门预算制度 | 第44-46页 |
一、部门预算的特点 | 第44页 |
二、部门预算的编审程序 | 第44-45页 |
三、美国预算监督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德国的部门预算制度 | 第46-49页 |
一、预算编审程序 | 第46-47页 |
二、预算监督机构及监督对象 | 第47页 |
三、德国预算监督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完善部门预算管理与监督的政策建议 | 第49-57页 |
第一节 从财政部门的角度建议 | 第49-51页 |
一、完善内部组织架构,确保各预算程序的独立性 | 第49页 |
二、理顺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实行规范的“零基预算” | 第49-50页 |
三、建立绩效预算评价机制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从人大的角度建议 | 第51-53页 |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人大权威 | 第51页 |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监督时间及程序 | 第51-52页 |
三、组建专业完备的辅助监督机构 | 第52页 |
四、强化人大代表自身的监督意识和能力 | 第52-53页 |
第三节 从审计及公众的角度建议 | 第53-57页 |
一、制定审计计划、提前做好审计安排 | 第53页 |
二、加强绩效审计、提高预算效率 | 第53-54页 |
三、加强自身学习,强化问责力度 | 第54页 |
四、完善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公告 | 第54-55页 |
五、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