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0.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0.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0.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2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0.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2-14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4-22页 |
1.1 集团简介 | 第14页 |
1.2 成本核算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成本核算人员分工情况 | 第14-15页 |
1.2.2 成本核算对象 | 第15-16页 |
1.2.3 成本核算项目 | 第16-18页 |
1.3 案例事件 | 第18-22页 |
1.3.1 张总对产品成本与市场相悖的困惑 | 第18-19页 |
1.3.2 李会计对各期成本数值大相径庭的苦恼 | 第19-20页 |
1.3.3 子公司赵总对内购产品价格偏低的惊讶 | 第20-22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2-36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2.1.1 成本核算的概念及意义 | 第22页 |
2.1.2 成本核算理论 | 第22-26页 |
2.1.3 作业成本法 | 第26-27页 |
2.2 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33页 |
2.2.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轨 | 第27-28页 |
2.2.2 在产品期末余额计算方法不精确 | 第28-30页 |
2.2.3 废品及废料损失计算有误 | 第30-31页 |
2.2.4 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 | 第31-32页 |
2.2.5 产品定额核算不准确 | 第32-33页 |
2.3 成本核算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2.3.1 公司管理层对成本核算不重视 | 第33页 |
2.3.2 影响成本核算的项目的核算方法选择有误 | 第33-34页 |
2.3.3 会计人员水平不高 | 第34-36页 |
3 对策及建议 | 第36-41页 |
3.1 加强公司管理层成本核算管理理念 | 第36页 |
3.2 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确定折旧方法 | 第36-38页 |
3.2.1 隔板车间重新确定折旧年限 | 第36页 |
3.2.2 不同的车间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 | 第36-38页 |
3.3 按照不同车间特点分别计算在产品 | 第38页 |
3.3.1 准确计算期初在产品成本 | 第38页 |
3.3.2 钣金车间在产品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 第38页 |
3.4 废品损失的核算要严谨 | 第38-39页 |
3.4.1 钣金车间废料再利用要计入成本 | 第38页 |
3.4.2 计算废品约当数量 | 第38-39页 |
3.4.3 注塑车间废品损失分批核算 | 第39页 |
3.5 钣金车间引入作业成本法 | 第39页 |
3.6 加强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