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产权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19-27页 |
一、农地产权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一) 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二)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0页 |
(三)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 | 第20-21页 |
二、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21-27页 |
(一) 农地产权“完全私有”阶段(1949-1956) | 第22-23页 |
(二) 农地产权“完全公有”阶段(1956-1978) | 第23-24页 |
(三) 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离”阶段(1978-2004) | 第24-25页 |
(四) 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阶段(2004-至今)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农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流转的相关性阐释 | 第27-33页 |
一、农地流转是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必然要求 | 第27-29页 |
(一) 农地流转有利于降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 | 第27-28页 |
(二) 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运行效率 | 第28页 |
(三) 土地市场是土地产权制度绩效的保证 | 第28-29页 |
二、农地产权制度完善是农地市场化流转的前提和动力 | 第29-31页 |
(一) 农地产权市场的存在前提是农地产权主体的清晰界定 | 第30页 |
(二) 土地产权内涵界定明确是土地市场正常运行的保证 | 第30-31页 |
(三) 土地产权结构不断细化是土地市场的发展要求 | 第31页 |
三、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地流转具有促进作用 | 第31-33页 |
(一) 农地产权主体清晰是土地有序流转的出发点 | 第31-32页 |
(二) 农地产权结构优化是土地有序流转的保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的土地流转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一、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的土地流转问题 | 第33-37页 |
(一) 土地流转意愿较弱 | 第33-34页 |
(二)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 第34-35页 |
(三)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四) 流转侵权现象严重 | 第36页 |
(五) 失地农民权益难保护 | 第36-37页 |
二、农地产权视角下土地流转问题的成因 | 第37-40页 |
(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保护 | 第37-38页 |
(二)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受干预 | 第38-39页 |
(三)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缺保障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农地产权制度的完善与促进土地流转的路径分析 | 第40-45页 |
一、建立归属清晰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 第40-41页 |
二、完善承包权权能,实现承包权与经营权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 第41-42页 |
三、搭建中介服务平台,促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 第42页 |
四、健全农地产权法律体系,规范管理主体行为 | 第42-43页 |
五、完善产权主体保障制度,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