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电网鲁棒备份路由协议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智能电网路由协议研究第13-14页
        1.2.2 多路径备份协议研究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15-18页
        1.3.1 研究意义第15页
        1.3.2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3 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智能电网通讯网络与路由第18-26页
    2.1 智能电网通讯网络第18-24页
        2.1.1 智能电网通讯网络简介第18-21页
        2.1.2 智能电网通讯应用需求第21-24页
    2.2 智能电网路由设计特点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可靠性历史向量的选路算法设计第26-34页
    3.1 可靠性历史向量第26-30页
        3.1.1 链路的可靠性历史向量第27-28页
        3.1.2 路径的可靠性历史向量第28-29页
        3.1.3 路径组合的可靠性历史向量第29-30页
    3.2 基于可靠性历史向量的选路算法第30-33页
        3.2.1 路径选择量度第30-31页
        3.2.2 贪心选路算法第31-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RH-HWMP协议设计第34-45页
    4.1 HWMP协议介绍第34-35页
    4.2 可靠性历史记录第35-37页
    4.3 路由发现策略第37-41页
        4.3.1 前向路由发现第37-39页
        4.3.2 后向路由发现第39-41页
    4.4 备份路径切换策略第41-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45-60页
    5.1 协议实现及仿真设置第45-50页
        5.1.1 RH-HWMP协议的实现第45-46页
        5.1.2 仿真场景设计第46-50页
    5.2 协议性能评价指标第50-51页
        5.2.1 协议可靠性第50页
        5.2.2 协议控制开销第50-51页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1-59页
        5.3.1 可靠性分析第51-53页
        5.3.2 控制开销分析第53-57页
        5.3.3 网络大小对可靠性的影响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工作总结第60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学习和非线性理论的环境与生命信息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工业大数据分类模型与拟合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