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历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3-17页
        1.1.1 选题依据第13-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7页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第17-2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第17-2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第20-26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第26-28页
        1.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第26页
        1.3.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内涵第26-27页
        1.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历程界定及说明第27-28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8-30页
        1.4.1 研究内容第28页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8-29页
        1.4.3 可能创新之处第29-30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在中国的坚守第30-42页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第30-33页
        2.1.1 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第31页
        2.1.2 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第31-32页
        2.1.3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第32-33页
        2.1.4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的工具第33页
    2.2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突出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33-35页
        2.2.1 突出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33-34页
        2.2.2 在现代化建设中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第34页
        2.2.3 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第34-35页
        2.2.4 在利益分配中党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35页
    2.3 十六大以来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35-37页
        2.3.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36页
        2.3.2“为民特色”的发展观第36页
        2.3.3“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第36-37页
    2.4 十八大以来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认识第37-42页
        2.4.1“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基调和鲜明特色第38-39页
        2.4.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是人民利益的新目标第39页
        2.4.3 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是人民利益实现的新路径新举措第39-40页
        2.4.4 共享发展和“获得感”是人民利益实现的新理念新标准第40-42页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方法在中国的坚持第42-59页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中基本方法运用与解放思想的提出第43-47页
        3.1.1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的具体运用第43-44页
        3.1.2 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运用第44-46页
        3.1.3 坚持实践的基本观点,突出解放思想第46-47页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中基本方法运用与与时俱进的贯彻第47-50页
        3.2.1 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守第47-49页
        3.2.2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第49-50页
        3.2.3 坚持实践的基本观点,贯彻与时俱进第50页
    3.3 十六大以来经济发展中基本方法运用与求真务实的发展第50-54页
        3.3.1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坚持和发展第51-52页
        3.3.2 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第52-53页
        3.3.3 坚持实践的基本观点,做到求真务实第53-54页
    3.4 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中对基本方法的创新性运用第54-59页
        3.4.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第55-56页
        3.4.2 坚持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与问题意识第56-57页
        3.4.3 坚持实践的基本观点,强调实干兴邦第57-59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化实践历程第59-75页
    4.1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生产力原理中国化历程第59-68页
        4.1.1 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60-61页
        4.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61-63页
        4.1.3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发展生产力第63-64页
        4.1.4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64-65页
        4.1.5 发展生产力就要坚持科学发展第65-66页
        4.1.6 发展生产力就要实现社会生产力总体跃升第66-68页
    4.2 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历程第68-75页
        4.2.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第68-69页
        4.2.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探索第69-71页
        4.2.3 在经济发展中强调科学发展第71-72页
        4.2.4 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四化同步与五大发展理念第72-75页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实践历程第75-99页
    5.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历程第75-85页
        5.1.1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老路”“新路”问题的争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第75-77页
        5.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第77-80页
        5.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第80-81页
        5.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贡献第81-82页
        5.1.5 新时代对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重大发展第82-85页
    5.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中国化历程第85-93页
        5.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第85-86页
        5.2.2 关于市场经济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第86-88页
        5.2.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88-89页
        5.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第89-90页
        5.2.5 新时代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第90-93页
    5.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中国化历程第93-99页
        5.3.1 社会主义要坚持按劳分配制度第93-94页
        5.3.2 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创新第94-95页
        5.3.3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姓“公”姓“私”问题的争论与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第95-96页
        5.3.4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第96-97页
        5.3.5 新时代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第97-99页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第99-116页
    6.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第99-104页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第99-101页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101-102页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第102-103页
        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第103-104页
    6.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贡献第104-108页
        6.2.1 坚守根本立场,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政治方向第104-105页
        6.2.2 坚持科学方法论原则,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105-106页
        6.2.3 创新和发展基本理论,开创了经济发展新局面第106-107页
        6.2.4 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四个自信”的经济基础第107-108页
        6.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108页
    6.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第108-116页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第108-110页
        6.3.2 坚持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第110-111页
        6.3.3 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第111-112页
        6.3.4 坚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第112-114页
        6.3.5 坚持树立国际化视野,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114-116页
结语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
下一篇: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机制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