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5页 |
1.1 稀土离子的电子组态与化学价 | 第10-11页 |
1.2 稀土离子的光谱项与能级 | 第11-15页 |
1.3 稀土离子能级基础理论 | 第15-20页 |
1.3.1 自由离子哈密顿 | 第15-18页 |
1.3.2 晶场作用哈密顿 | 第18-20页 |
1.4 稀土离子能级的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1.4.1 从头计算 | 第20页 |
1.4.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0-22页 |
1.4.3 泰勒级数展开 | 第22-24页 |
1.5 稀土离子的光学跃迁 | 第24-26页 |
1.6 Judd-Ofelt理论应用进展 | 第26-35页 |
1.6.1 透明介质J-O参数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1.6.2 J-O理论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29页 |
1.6.3 粉体材料的J-O参数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第2章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41页 |
2.1 样品的制备 | 第35-36页 |
2.1.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5-36页 |
2.2 样品制备方法以及工艺流程 | 第36-37页 |
2.2.1 Er~(3+)掺杂钨酸钇钠荧光粉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2 Er~(3+)掺杂氧化镥荧光粉的制备 | 第37页 |
2.3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表征方法 | 第37-38页 |
2.4 样品的光谱表征 | 第38页 |
2.5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 第38-41页 |
2.5.1 稀土掺杂钨酸钇钠荧光粉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2.5.2 稀土掺杂氧化镥荧光粉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 第39-41页 |
第3章 Er~(3+)在NaY(WO_4)_2微米花中的能级参数与J-O参数 | 第41-56页 |
3.1 Er~(3+)在NaY(WO_4)_2微米花中的能级参数计算 | 第41-45页 |
3.2 E~(3+)在NaY(WO_4)_2微米花中的J-O参数计算 | 第45-56页 |
3.2.1 相对J-O参数的计算 | 第45-50页 |
3.2.2 ~4I_(13/2)能级的辐射跃迁速率与J-O参数修正 | 第50-52页 |
3.2.3 NaY(WO_4)_2:Er~(3+)微米花荧光粉的光学跃迁性质与吸收截面 | 第52-56页 |
第4章 Er~(3+)在Lu_2O_3中的能级参数与J-O参数 | 第56-66页 |
4.1 Er~(3+)在Lu_2O_3中的能级参数计算 | 第56-59页 |
4.2 Er~(3+)在Lu_2O_3中的J-O参数计算 | 第59-66页 |
4.2.1 相对J-O参数的计算 | 第59-62页 |
4.2.2 ~4I_(13/2)能级的辐射跃迁速率与J-O参数修正 | 第62-64页 |
4.2.3 Lu_2O_3: Er~(3+)荧光粉的光学跃迁性质与吸收截面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6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