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

新疆东准噶尔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组成、结构、就位机制及大地构造意义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及技术方法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技术路线第12页
        1.2.3 技术方法第12-13页
        1.2.4 研究内容第13页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3-14页
    1.4 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第14-16页
        1.4.1 位置、交通第14-15页
        1.4.2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现状第16-28页
    2.1 蛇绿岩研究现状第16-24页
        2.1.1 蛇绿岩早期观点和演变第16-19页
        2.1.2 蛇绿岩的最新定义第19页
        2.1.3 蛇绿岩的最新分类第19-21页
        2.1.4 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绿岩类型的岩石成因第21-24页
    2.2 本区研究现状第24-28页
第三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28-39页
    3.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第28-30页
        3.1.1 各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3.2 地层第30-35页
        3.2.1 二台地层小区第31-33页
        3.2.2 北塔山地层小区第33-35页
    3.3 侵入岩第35-36页
    3.4 火山岩第36-37页
    3.5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第37-38页
    3.6 构造第38-39页
第四章 蛇绿混杂岩带中岩块岩石学特征第39-54页
    4.1 地质特征第39-46页
        4.1.1 肢解蛇绿岩残片第44-45页
        4.1.2 洋壳上覆岩块第45-46页
        4.1.3 非肢解蛇绿岩岩块第46页
    4.2 岩石学特征第46-54页
        4.2.1 蛇纹岩第46-47页
        4.2.2 蛇纹石化辉橄岩第47页
        4.2.3 辉长岩第47-48页
        4.2.4 辉长辉绿岩第48页
        4.2.5 蚀变辉绿玢岩第48-49页
        4.2.6 闪长玢岩第49页
        4.2.7 斜长岩第49-50页
        4.2.8 斜长花岗岩第50页
        4.2.9 变质玄武岩第50-51页
        4.2.10 硅质岩第51-54页
第五章 阿尔曼太蛇绿岩基性岩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54-76页
    5.1 阿尔曼太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第54-69页
        5.1.1 主量元素特征第54-58页
        5.1.2 微量元素特征第58-69页
    5.2 蛇绿岩构造环境及物质来源分析第69-76页
        5.2.1 蛇绿岩构造环境分析第69-73页
        5.2.2 蛇绿岩中基性岩块源区分析第73-76页
第六章 阿尔曼太蛇绿岩形成时代第76-89页
    6.1 制样及分析方法第76-77页
    6.2 锆石年代学第77-83页
        6.2.1 阿尔曼太山及兔子泉地区辉长岩年龄第77-79页
        6.2.2 札河坝及札河坝煤矿地区辉长岩年龄第79-81页
        6.2.3 兔子泉地区碎屑锆石年龄第81-83页
    6.3 蛇绿岩形成时代讨论第83-89页
第七章 阿尔曼太蛇绿岩就位机制及大地构造意义第89-95页
    7.1 蛇绿岩就位机制类型第89-91页
        7.1.1 俯冲刮削拼贴式第89页
        7.1.2 俯冲折返拼贴式第89-90页
        7.1.3 仰冲推覆式第90-91页
    7.2 阿尔曼太蛇绿岩可能的就位机制第91页
    7.3 大地构造意义第91-95页
第八章 结论第95-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公共场所密集人群行为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