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合作原则的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1.4.1 森林公园第11-12页
        1.4.2 旅游标识第12页
        1.4.3 旅游标识系统第12页
        1.4.4 合作原则第12页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第12-18页
        1.5.1 森林公园研究概况第12-15页
        1.5.2 旅游标识系统研究概况第15-18页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页
        1.6.1 研究内容第18页
        1.6.2 研究方法第18页
    1.7 论文框架第18-20页
第2章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基础研究第20-31页
    2.1 旅游标识系统第20-23页
        2.1.1 标识系统的构成第20页
        2.1.2 旅游标识系统的内涵第20-21页
        2.1.3 旅游标识系统的特点第21-22页
        2.1.4 旅游标识系统的分类第22-23页
    2.2 基于森林公园特性的旅游标识系统特色第23-28页
        2.2.1 森林公园的分类第23-24页
        2.2.2 森林公园的特性第24-26页
        2.2.3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的特性第26-28页
    2.3 合作原则与标识系统第28-30页
        2.3.1 合作原则的内涵第28页
        2.3.2 标识系统的本质第28-29页
        2.3.3 合作原则与标识系统的关联性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合作原则与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第31-50页
    3.1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现状调研及问题解析第31-35页
        3.1.1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调研体验第31-32页
        3.1.2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现存问题第32-35页
    3.2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合作设计原则第35-37页
        3.2.1 标识信息数量设计准则第35-36页
        3.2.2 标识信息品质设计准则第36页
        3.2.3 标识信息关系设计准则第36-37页
        3.2.4 标识信息方式设计准则第37页
    3.3 森林公园旅游标识系统合作设计方法第37-48页
        3.3.1 信息数量充足导向设计第38-41页
        3.3.2 信息内容精准导向设计第41-44页
        3.3.3 信息交互对等导向设计第44-46页
        3.3.4 信息传达得当导向设计第46-48页
    3.4 合作原则下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特色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标识系统设计第50-67页
    4.1 园区旅游标识系统现状概况第50-54页
        4.1.1 园区背景介绍第50-51页
        4.1.2 标识系统现状分析第51页
        4.1.3 现状问题解析第51-54页
        4.1.4 总体设计思路第54页
    4.2 园区标识系统规划导引第54-59页
        4.2.1 标识系统分区导引第54-56页
        4.2.2 标识系统分级导引第56-58页
        4.2.3 标识系统布点导引第58-59页
    4.3 园区个体标识本体及小环境设计第59-62页
        4.3.1 人本性设计第59-60页
        4.3.2 自然性设计第60-61页
        4.3.3 小环境设计第61-62页
    4.4 园区个体标识信息范式制订第62-66页
        4.4.1 信息项目范式确定第63页
        4.4.2 标识文字撰写导则第63-65页
        4.4.3 标识图示绘制导则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 GB/T10001 中相关图形标识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城市公园老年友好型景观设施设计研究
下一篇:景区博物馆建筑形态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