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文献法 | 第19页 |
2.数据法 | 第19页 |
3.案例法 | 第19-20页 |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32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20-28页 |
1.突发公共事件 | 第20-25页 |
2.涉警网络舆情 | 第25-27页 |
3.涉警舆情引导的意义 | 第27页 |
4.涉警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1.危机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2.政治传播理论 | 第30-32页 |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舆情的态势分析 | 第32-38页 |
(一)经济“新常态”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形式:基于C市的数据考察 | 第32-34页 |
1.群众对于社会危机日益敏感,导致突发公共事件频发 | 第32页 |
2.突发公共事件诱因产生转变,多要素导致事件日趋复杂 | 第32-33页 |
3.突发公共事件强度产生变化,群体性事件的烈度上升 | 第33-34页 |
(二)当前涉警舆情处置中的突出问题 | 第34-35页 |
1.群众的过高期盼与警察有限能力存在矛盾 | 第34页 |
2.网民的盲目从众与警方低效反应引发舆情风暴 | 第34-35页 |
3.警方的不当处置导致群众产生偏见影响形象 | 第35页 |
(三)当前涉警舆情的主要特征 | 第35-38页 |
1.舆论态势上鲜明的对抗性 | 第35-36页 |
2.传播时效上迅速的扩散性 | 第36页 |
3.情感表达上一定的偏激性 | 第36页 |
4.产生根源上多元的复杂性 | 第36-38页 |
三、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舆情的应对:C市警务部门的实践 | 第38-43页 |
(一)C市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举措 | 第38-40页 |
1.网上巡检收集信息 | 第38-39页 |
2.事件处理 | 第39-40页 |
(二)C市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1.信息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2.事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四、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舆情应对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一)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二)组织领导轻视媒体 | 第44页 |
(三)警察行为缺乏规范 | 第44-45页 |
(四)管理体制和社会问题 | 第45页 |
(五)群众的偏见与媒体不实报道 | 第45-48页 |
五、突发公共事件中涉警舆情应对策略的优化 | 第48-56页 |
(一)舆情发生之前的防范 | 第48-49页 |
1.依法规范用警、处警,加强警方的沟通能力 | 第48页 |
2.及时提供事件的官方信息,尽早遏制谣言散播 | 第48-49页 |
(二)舆情发生之后的处理 | 第49-56页 |
1.涉警舆情引导的主要内容 | 第49页 |
2.涉警舆情的引导策略 | 第49-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